環球肝病網 >> 肝病護理 >> 肝病飲食 >> 肝病患者能吃就是福?當防肝病患者食療五大誤區

肝病患者能吃就是福?當防肝病患者食療五大誤區

  合理的飲食營養調理是治療肝病的重要措施,通過飲食療法可為肝病患者提供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而且某些食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對肝病有治療作用。但是,如果食療方法不正確,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影響病情的好轉。

  在慢性肝病患者的食療過程中,常存在五大誤區:

  誤區一:治療慢性肝病主要依靠保肝藥物。

  肝髒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所有藥物都要在肝髒內分解、轉化、代謝,濫用“保肝藥”會加重肝髒的代謝負擔。另外,各種藥物成分錯綜復雜,藥物之間的化學及拮抗作用很可能導致肝髒受損,加重肝病症狀。因此患者一定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肝病用藥的原則是少而精,以安全有效為准。

  合理的營養是幫助肝病患者恢復健康的重要環節,患者掌握正確的飲食原則,通過飲食調養可以促進肝髒代謝,改善肝髒營養,調整免疫功能,解除某些症狀。在某種意義上說,慢性肝病患者進行正確的食療比服用保肝藥物更重要。

  誤區二:沒有不適感覺就是“沒病”,就不必食療調養。

  各種肝病,多以各型肝炎為病理基礎,在肝炎的病毒殘留期,多數病人可能沒有臨床症狀,肝功能檢查也可能沒有明顯異常,此時患者最容易掉以輕心,淡化對飲食調養重要性的認識。

肝病患者能吃就是福?當防肝病患者食療五大誤區

  實際上,沒有臨床症狀、肝功能正常,並不表明肝炎病毒已從體內清除干淨,而低量的病毒復制仍可對肝髒產生潛在的損害,如果不積極治療,任其發展,一旦機體免疫力降低,往往會導致肝炎的復發,而且最終可能導致肝硬化、肝癌。因此,肝病患者在病情穩定時,尤要注重飲食調護,平衡陰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對病毒的清除和抵抗能力。

  誤區三:能吃就好,吃得越多越好。

  肝髒發生病變時,酶類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引起消化功能下降,吃的過飽會導致消化不良,也同時加重肝髒負擔。而且肝病患者休息較多,體力活動少,高糖、高熱量的飲食可造成營養過剩,促使體內脂類物質增多,易發生高血脂與脂肪肝,從而加重肝病病變。所以肝病患者飲食要合理平衡,吃飯以八成飽為好。

  誤區四:只要是補藥(食),就對身體有益。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食藥同源,具有食療作用的食物與藥物一樣,均有自己的偏性,具有酸、苦、甘、辛、鹹五味,寒、熱、溫、涼四氣。在食用時也要根據病情和體質,遵循一定的食療原則靈活選用。隨便亂進補,治不了病,甚至會有害無益。因此,在食療時宜辨證施食,因人而異,向專業醫生咨詢,有針對性地服用,以避免盲目跟從,更不要輕信廣告的宣傳,一味迷信滋補品的作用。

  誤區五:肝病要嚴格忌食“發物”。

  忌口是指疾病期間對某些食物的禁忌,是食療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對於忌口,患者往往存在著認識誤區,例如,多數人認為肝病要嚴格忌口,雞、鴨、魚等肉類都是“發物”,不宜食用。但這種忌口的結果往往是患者日漸消瘦,體質一日不如一日,反而加速了疾病的進展。

  對於人們所認為的“發物”——包括雞、魚、蝦等許多肉類食物,是否能確切地引起肝病復發,目前尚無定論,但這些食物均是人體蛋白質等生命物質的重要來源。故一般認為忌口應科學合理,實行辨證忌口、適時(季節)忌口等,做到動態忌食。如肝病陰虛體質者不宜進食羊肉、狗肉等溫熱之品,以防耗陰;冬季應避免飲食生冷,避免傷及陽氣等。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