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丙肝 >> 關於丙肝 >> 丙肝為何與皮膚病“牽手”

丙肝為何與皮膚病“牽手”

  專家指出,丙肝與乙肝不同,丙肝是一種可以治愈的病毒性肝炎。據教授介紹,按照基因序列的不同,丙型肝炎又分成Ⅰ型和Ⅱ型,兩者的治愈率分別為50%和70%。丙肝比乙肝更容易轉化為慢性肝炎,感染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中國每年有30萬人死於肝硬化和肝癌。而讓人擔憂的是,和歐洲一樣,我國絕大部分的丙肝患者並未得到診斷。

  五成丙型肝炎可以治愈

  根據2004年頒布的《中國丙肝防治指南》中的指引,只要及早采取丙肝的抗病毒治療,清除或持續抑制體內的丙肝病毒,就可以改善或減輕肝損害,阻止疾病進展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據介紹,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應用α干擾素和α干擾素聯合病毒唑治療,在美國和歐洲的肝病處理指南上,PEG—干擾素聯合病毒唑已經取代了療效不太理想的傳統干擾素療法。

  專家告訴記者,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丙肝患者接受干擾素治療已經從以前的隔天注射一次減少到一周注射一次。而且根據研究數據顯示,90%以上的丙肝患者在停藥後平均隨訪4年內仍能維持療效,“也就是說達到了臨床治愈的效果。”

  建議高危患者盡快檢查

  專家指出,增強公眾對丙肝的防治意識將會對丙肝防治工作產生積極影響。法國就是一個證明,由於政府倡導的各項運動,法國國民的肝炎意識已明顯增強。目前,估計有56%感染者已經知道自己感染了病毒,而1994年這一比例僅為24%。

  專家建議,凡接受過輸血,使用過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經嚴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內鏡檢查、侵襲性操作和針刺等,與丙肝患者共用過剃須刀、牙刷、有過不潔性生活史,靜脈注射毒品,或者曾經有過文身、文眉、穿耳孔等皮膚黏膜損傷的人群均屬於高危人群,應該盡快進行丙肝病毒抗體檢測。

  丙肝與皮膚病悄然牽手

  丙肝在血源性肝炎中其發病率僅次於乙肝,但其危害性與乙肝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治療困難(臨床治愈率為乙肝的1/8),且容易轉為慢性(乙肝大6~8倍),部分患者還可能轉為肝硬化。丙肝一旦進入慢性期,病情病理變化常難以自我判斷,因此容易忽視。近年一些科學家發現:丙肝患者一旦出現某些皮膚病,則意味著病情在進展;如果過去未曾發現患有丙肝,那麼這些皮膚病出現提示,必須盡快檢查與丙肝有關的化驗(如抗丙肝病毒抗體,丙肝病毒核糖核酸等),以利於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雖非特異性診斷方法,但有較大參考價值。

  反復出現荨麻疹:丙肝患者反復發生荨麻疹,意味著病毒在體,人復制,病情不穩定,或感染丙肝病毒。

  全身皮膚瘙癢:如抗丙肝病毒抗體陽性,全身皮膚瘙癢,則意味著病情頑固,治療難度較大。

  扁平苔癬:皮膚出現扁多邊形丘疹,暗紅或紫紅色,表面光澤:或粘膜出現散在針尖大的丘疹,呈線狀或網狀排列,很可能為扁平苔癬,丙肝患者處於不穩定期有37%左右可以出現,丙肝好轉隨之消退,丙肝加重隨之惡化。

  干燥綜合症:全身所有粘膜組織的粘液減少、干燥,出現干燥性炎症反應,或有瘙癢,同樣反應丙肝在活動。

  冷免疫球蛋白血症:皮膚遭受寒冷刺激或站立時間過久以及下肢過度勞動後,出現出血性丘疹或壞死性紫癜,少數伴有關節痛,丙肝患者遇此情況,意味病情不穩,要加大治療力度,如丙肝好轉,則不復出現。

  遲發性皮膚型卟啉症:皮膚在陽光照曬或外傷,不久皮膚出現大疱性皮疹,疱破後該處有糜爛或結痂,丙肝活動期有此現象。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