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乙肝 >> 乙肝症狀 >> 乙肝的臨床症狀

乙肝的臨床症狀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的改變,乙肝這種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所以大家對乙肝這種疾病也有了一些比較深入的了解。乙肝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身心痛苦,那麼乙肝一般都有哪些基本的臨床症狀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夠加深大家對乙肝的認識。

    四肢乏力、精神不集中、易困易疲憊、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並且帶有發熱、精神萎靡、腹痛和消化不良的症狀。另外乙肝患者體內膽紅素升高時,還會出現黃疸症狀,皮膚發黃、眼睛發黃、尿液發黃的症狀。往往也會沒有症狀而因此病情不被發現。

  二、體征

  1、急性乙型肝炎:可表現為急性黃疸型肝炎和急性無黃疸型肝炎。急性黃疸型可有比較典型的臨床表現,如低熱、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脹、肝區疼痛、尿黃如茶水樣等等,部分患者甚至可出現一過性大便顏色變淺,皮膚瘙癢、肝區壓痛及叩痛等,而急性無黃疸型多較隱匿,症狀輕,似有輕度乏力、納差、惡心等不適,恢復較快,常常體檢化驗時才被發現。出現急性乙型肝炎的症狀時,患者一定要注意及時的進行檢查和治療,避免病情慢性化發展。

  2、慢性乙型肝炎:根據病情可分為輕、中、重三種。

  輕度:病情較輕,可反復出現乏力、頭暈、食欲有所減退、厭油、尿黃、肝區不適、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輕觸痛,可有輕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狀、體征缺如。肝功能指標僅1或2項輕度異常。

  中度:症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居於輕度和重度之間。

  重度:有明顯或持續的肝炎症狀,如乏力、納差、腹脹、尿黃、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反復或持續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種球蛋白明顯升高。

  3、重型肝炎:極度乏力,嚴重消化道症狀,神經、精神症狀(嗜睡、性格改變、煩躁不安、昏迷等)

  4、淤膽型肝炎:黃疸持續不退大於3周,稱為淤膽型肝炎。以肝內淤膽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特殊臨床類型,又稱為毛細膽管炎型肝炎。慢性淤膽型肝炎常在肝硬化基礎上發生,不易消退,常伴gamma;-谷氨酰轉肽酶、鹼性磷酸酶、總膽汁酸升高。

  5、肝炎肝硬化:

  ①根據肝髒炎症情況分為活動性與靜止性兩型。

  活動性肝硬化:有慢性肝炎活動的表現,乏力及消化道症狀明顯,alt升高,黃疸,白蛋白下降。

  靜止性肝硬化:無肝髒炎症活動的表現,症狀輕或無特異性,可有上述體征。

  ②根據肝組織病理及臨床表現分為代償性肝硬化和失代償性肝硬化。

  代償性肝硬化:alb≧35g/l,tbil﹤35mu;mol/l,pta﹥60%。可有門脈高壓征,但無腹水、肝性腦病或上消化道大出血。

  失代償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有明顯肝功能異常及失代償征象,如alb﹤35g/l,白蛋白/球蛋白(a/g)﹤1.0,tbil﹥35mu;mol/l,pta﹤60%。可有腹水、肝性腦病或門靜脈高壓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明顯曲張或破裂出血。

  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為6周~6個月,一般為3個月。從肝炎病毒入侵到臨床出現最初症狀以前,這段時期稱為潛伏期。潛伏期隨病原體的種類、數量、毒力、人體免疫狀態而長短不一。

  1.全身表現

  患者常感身體乏力,容易疲勞,可伴輕度發熱等。失眠、多夢等可能與此有關。

  2.消化道表現

  肝炎時,肝功異常,膽汁分泌減少,常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等。

  3.黃疸

  病情較重時,肝功能受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分泌、排洩等障礙,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膽紅素從尿液排出,尿液顏色變黃,是黃疸最早的表現。血液中膽紅素濃度繼續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膚黃染。由於膽汁酸的排出障礙,血液中膽汁酸濃度增高,過多的膽汁酸沉積於皮膚,刺激末梢神經,可引起皮膚瘙癢。

  4.肝區疼痛

  慢性乙肝一般沒有劇烈的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適、隱痛、壓痛或叩擊痛。如果肝區疼痛劇烈,還要注意膽道疾病、肝癌、胃腸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誤診。

  5.肝脾腫大

  由於炎症、充血、水腫、膽汁淤積,患者常有肝髒腫大。晚期大量肝細胞破壞,纖維組織收縮,肝髒可縮小。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髒無明顯腫大,門靜脈高壓時,脾髒淤血,可引起脾髒腫大。

  6.肝外表現

  慢性乙肝,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稱肝病面容。手掌大、小魚際顯著充血稱肝掌。皮膚上一簇呈放射狀擴張的形如蜘蛛的毛細血管團稱蜘蛛痣,其他部位也可出現。男性可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對稱或不對稱性的乳腺增生、腫痛和乳房發育,偶可誤診為乳腺癌;女性可出現月經失調、閉經、性欲減退等。這可能與肝功能減退,雌激素滅活減少,體內雌激素增多有關。

  7.肝纖維化

  慢性乙肝炎症長期不愈,反復發作,肝內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對或絕對不足,大量細胞外基質沉積下來形成肝纖維化。如果肝纖維化同時伴肝小葉結構的破壞(肝再生結節),則稱為肝硬化。臨床上難以將兩者截然分開,慢性肝病由肝纖維化到肝硬化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超過半年,仍有肝炎症狀、體征及肝功能異常者可診斷為慢性肝炎。發病日期不明或雖無肝炎病史,但肝組織病理學檢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據症狀、體征、化驗、b超及ct檢查綜合分析,亦可做出相應診斷。

  輕度

  臨床症狀、體征輕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標僅1或2項輕度異常。

  中度

  症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居於輕度和重度之間。

  重度

  有明顯或持續的肝炎症狀,如乏力、食欲減退、腹脹、尿黃、便溏等,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脾大並排除其他原因,且無門靜脈高壓者。

  實驗室檢查血清alt和(或)ast反復或持續升高,白蛋白降低或e3/球蛋白比值(a/g)異常、丙種球蛋白明顯升高(注:2000年全國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規定。

  除前述表現外,凡白蛋白≤32g/l,膽紅素大於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動度40%~60%,膽鹼酯酶<4500u/l,4項檢測中有一項達上述程度者即可診斷為重度慢性肝炎)。

  隱匿性

  血清hbsag陰性,但血清和(或)肝組織中hbv—dna陽性,並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表現。患者可伴有血清抗一hbs、抗一hbe和(或)抗一hbc陽性。另約20%隱匿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除hbv—dna陽性外,其余hbv血清學標志均為陰性。診斷需排除其他病毒及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損傷。

    乙肝其實還有許多其他的一些臨床症狀,這無形中也給患者造成了許多痛苦。上面我們為大家介紹了許多乙肝的臨床症狀,對於乙肝這種疾病,預防才是根本方法,這就要求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潔身自好。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