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學者研究認為,熱帶、亞熱帶地區人群乙型肝炎顯著多於溫帶,與蚊子有密切關系。
專家的解釋是:一般不會。蚊子在叮咬人體時,只吸血不吐血,即使蚊子剛咬過乙肝攜帶者,叮咬的口器上極少量的血中的病毒一般也不足以傳染給下一個。乙肝攜帶者沒有乙肝症狀,如全身乏力,厭食厭油等,但有大三陽、小三陽之分。
我國科研人員在南寧市從居民家中采集394批蚊子,用免疫學檢驗方法檢驗,結果發現有14.5%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其中吸了血的蚊子中則有24.3%的為陽性,未吸血的全部為陰性。蚊子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陽性率,還與當地居民中的乙型肝炎病人的多少有關。
肝炎病人集居的地方,陽性率也高些。不同種屬的蚊了,帶毒情況也不同,以三帶的喙庫蚊、搔擾阿蚊和致乏庫蚊的陽性率較高。由實驗室飼養的致乏庫蚊喂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血液,發現蚊子攜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顆粒,以後隨著被吸到蚊體內血液的被消化而逐漸減少和消失。
因此目前認為乙型肝炎病毒在蚊體內尚不能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