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療肝病尚無特效藥,把希望完全寄托於藥物的思想是錯誤的。因為不少藥物還在試驗階段,肝髒是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一切經胃腸道吸收的藥物,幾乎都要先作用於肝髒。
散郁結 慢性肝病病程長,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功能低下,新陳代謝發生不同程度的障礙,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療效不甚理想,患者易產生急躁、悲觀、憂慮等不良情緒,家人的關心體現在各個方面,心裡的寬解是一劑良藥,心中郁結不散,藥物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醫生的意見:“三分治七分養”,戒酒、飲食規律、良好的作息時間,熬夜實不可取,要知道肝髒的解毒時間是晚上11:00——1:00,需要在睡眠中進行,肝髒的解毒排毒功能最旺盛,給肝髒提供喘息的機會,才能恢復肝髒的元氣,更好的為健康服務。 情緒調節 中醫學認為,肝主疏洩,喜條達,惡抑郁。肝氣郁結,氣機不暢,會加重病情。針對這一特點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使其了解過分憂郁,感情脆弱,情緒波動,會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造成其他器官功能調節的障礙,直接或間接影響肝功能康復。保持樂觀的情緒很重要! 飲食合理有度 飲食提倡葷素搭配,取長補短,慢性肝病病程長,還需不斷更換品種以促進食欲,選擇患者喜歡的食物種類和烹調方式,務必色香味俱全。慢性肝炎合並脂肪肝者,則宜多食含麥夫量高的雜糧,少吃精米精面,少食或不食糖、蜂蜜、巧克力等;腹脹便溏者,少食生冷滑利之物及粗纖維食物含量較高的韭菜、紅薯之類。水果也應有所選擇,如脾濕氣滯者,可選用橘柑之類;胃腸有熱,大便干燥者,可選用香蕉、鴨梨等。肝病患者膽汁分泌受到影響,對維生素K的吸收有一定障礙,故應多食菠菜、圓白菜、菜花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免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造成出血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