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是指發生於面部的對稱性斑片,俗稱蝴蝶斑,中醫稱之為“面塵”“黧黑斑”“肝斑”等,多見於女性。該病的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是由於長期的室外工作,風吹日曬過多;或心情抑郁,情志失調;或久服避孕藥、抗焦慮藥物;或患肝病、結核病、盆腔炎、貧血等經久不愈的慢性病,使雌激素和黃體酮分泌失調,內分泌功能紊亂,色素沉著所致。
從臨床實踐中發現本病的發生與中醫肝的關系十分密切。肝主疏洩,能調達氣血,舒暢情志,為多氣多血之髒,體陰用陽,且女子以肝為本。若肝氣調達,肝血充和,則體健面潤。若情志不暢,肝失疏洩,氣血失和,或肝血不足,肝腎虧虛,不能上榮,則面生色斑。對黃褐斑從肝論治,辨證分型,臨床屢獲效驗。
辨證分型
1肝郁氣滯型:
面部呈淺褐色斑,大小不定,邊緣不整,呈地圖或蝴蝶狀,對稱分布於眼周、鼻旁,常伴有胸脅脹痛,或胸脘痞悶,煩躁易怒,納谷不香,口苦,喜太息,女子月經不調,經前黃褐斑顏色加深,兩乳作脹,舌紅,苔薄白,脈弦。治宜疏肝理氣,和營潤膚。方選自擬逍遙祛斑湯,藥物組成:當歸10g,炒白芍20g,柴胡10g,郁金10g,香附15g,茯苓10g,佛手10g,紅棗5枚,白僵蠶10g,炙甘草3g,小麥30g。肝郁化火,加丹皮、山栀、紫草;月經不調,加益母草、烏藥;失眠、心煩重,加炒棗仁、合歡皮。同時可服用中成藥珍珠粉膠囊、逍遙丸。
2肝郁血瘀型:
在肝氣郁結型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日久氣滯血瘀,血脈瘀阻,黃褐斑逐漸加深,呈深褐色,同時可伴見脅肋脹痛或刺痛,性情急躁,經色暗紅,有瘀塊,或月經延期,痛經,舌質紫或有瘀斑,脈弦澀。治宜疏肝活血,祛瘀潤膚。方選自擬活血潤膚飲,藥物組成:當歸10g,赤芍15g,桃仁10g,紅花6g,澤蘭10g,香附20g,丹參30g,紫草15g,川芎10g,郁金10g,白芷10g,白僵蠶10g。痛經明顯者可加乳香、沒藥。同時可服用中成藥大黃蟲丸、血府逐瘀口服液。
3肝膽濕熱型:
灰黑色或栗皮色斑片,對稱分布於鼻翼、前額、口周,伴脅下脹痛,脘腹痞悶,厭食油膩,食欲不振,大便欠暢,口苦而黏,小便色黃,舌苔黃膩,脈弦滑。多有乙肝病史或膽囊炎病史。治宜疏肝利膽,化濕清熱。方選小柴胡湯加減,藥物組成:柴胡15g,黃芩10g,半夏10g,生大黃10g,山栀10g,茯苓10g,蒲公英30g,赤小豆30g,連翹10g,蟬衣10g,生甘草3g。乙肝病毒攜帶者,加露蜂房、蚤休、土茯苓;消化不良,納呆,加六曲、山楂。
4肝血不足,肝腎虧虛型:
黃褐斑色深無華,大小不定,多以鼻為中心,對稱分布於顏面,形如雲片,甚至可呈假面具狀,伴頭暈目眩,健忘失眠,耳鳴盜汗,腰酸腿軟,五心煩熱,形體消瘦,男子遺精,女子經少,舌紅苔少,脈細數。治宜養血補肝,滋水涵木。方選自擬杞芍榮膚飲,藥物組成:枸杞子30g,炒白芍30g,玉竹30g,制首烏20g,女貞子10g,墨旱蓮10g,生地20g,當歸15g,雞血籐10g,蟬衣10g,紅棗10枚。失眠加炒棗仁、柏子仁;血虛經少加阿膠;五心煩熱、盜汗加炙鱉甲、龜板;眩暈加天麻。同時可服用中成藥靈芝口服液、烏靈膠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