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百科 >> 傳播傳染 >> 預防乙肝傳播的有效措施

預防乙肝傳播的有效措施

  一、乙肝疫苗預防

  乙肝疫苗預防就是采用人工主動免疫方法注射乙肝疫苗或注射高效價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前者稱為主動免疫,後者稱為被動免疫。通過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來提高機體的抗乙肝病毒能力,保護易感群體,是預防乙肝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我國現症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人數眾多,對廣大群眾的威脅極大,特別是在目前缺乏特效治療方法、HBV傳播途徑又不易徹底切斷的情況下,對易感人群施行疫苗接種預防和通過HBIG進行被動免疫保護接觸者,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防治指南》提示:接種乙肝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簡稱)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的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其次為嬰幼兒和高危人群(如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托兒機構工作人員、器官移植患者、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發生外傷者、HBsAg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男性同性戀或有多個性伴侶和靜脈內注射毒品者)等。

  乙肝疫苗全程接種共3針,按照0、1、6個月程序,即接種第1針疫苗後,間隔1及6個月注射第2及第3針疫苗。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後24h內接種。單用乙肝疫苗阻斷母嬰傳播的保護率為87.8%。

  對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後24h內盡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後12h內,劑量應≥100U,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10μg重組酵母,可顯著阻斷母嬰傳播的效果。新生兒在出生後12h內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後,可接受HBsAg陽性母親的哺乳。

  對HBsAg陰性母親的新生兒,可用5μg重組酵母接種;對新生兒時期未接種乙肝疫苗的兒童應進行補種,劑量為5μg重組酵母;對成人建議接種20μg重組酵母乙肝疫苗。對免疫功能低下或無應答者,應增加疫苗的接種劑量和針次;對3針免疫程序無應答者可再接種3針,並於第2次接種3針乙肝疫苗後1~2個月檢測血清中抗HBs。

  接種乙肝疫苗後有抗體應答者的保護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續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必進行抗HBs監測或加強免疫。但對高危人群應進行抗HBs監測,如抗HBs<10兆U/ml,可給予加強免疫。

  二、傳播途徑預防

  傳播途徑預防,這是預防乙肝病毒傳播的第二項有效措施,《防治指南》指出:大力推廣安全注射(包括針刺的針具),對牙科器械、內鏡等醫療器具應嚴格消毒。醫務人員應按照醫院感染管理中標准預防的原則,在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及分泌物時,均應戴手套,嚴格防止醫源性傳播。服務行業中的理發、刮臉、修腳、耳環穿刺和文身等用具也應嚴格消毒。

  進行正確的性教育和加強有多個性伴侶者的管理。對有多個性伴侶者應定期檢查,強調性交時應用安全套;對HBsAg陽性的孕婦,應避免羊膜腔穿刺,並應采取有效措施,縮短分娩時間,保證胎盤的完整性,盡量減少新生兒暴露於母血的機會。

預防乙肝傳播的有效措施

  三、意外暴露乙肝病毒後預防

  任何人如果在意外接觸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體液後,有效預防的措施,可按《防治指南》提示中以下方法處理:

  1、血清學檢測應立即檢測HBsAg、抗HBs、ALT等,並在3和6個月內復查。

  2、主動和被動免疫由前述所謂主動免疫就是接種乙肝疫苗,被動免疫就是注射高效價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如已接種過乙肝疫苗,且已知抗HBs≥10兆U/ml者,可不進行特殊處理。如未接種過乙肝疫苗,或雖接種過乙肝疫苗,但抗HBs<10兆U/ml或抗HBs水平不詳,應立即注射HBIG200~400U,並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1針乙肝疫苗(20μg),於1和6個月後分別接種第2和第3針乙肝疫苗各20μg。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