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百科 >> 肝病就醫指南 >> 肝病的營養治療

肝病的營養治療

  肝病的營養治療是肝病治療的基本措施之一,主要有以下幾個目的:①通過提供足夠的能量和營養元素維持或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②防止或避免加重肝性腦病;③防止肝功能進一步惡化,促進新組織生成。飲食中應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適當能量飲食為原則。

  急性期

  早期急性患者常有厭食、納差、消化、吸收障礙,此時不宜強調營養,被迫進食治療。應給予易消化、低脂飲食,少量多餐,以免加重胃腸道負擔。如果患者進食量太少,無法滿足其生理需要,可輔以靜脈輸入葡萄糖、維生素和電解質維持營養和保持水和電解質平衡。蛋白質40~50g/d,脂肪25~30g/d。當患者病情重,血氨升高、有肝昏迷先兆時,應該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限蛋白20g/d(供給產氨低的蛋白質食物),或短期內無蛋白飲食。

  慢性期

  1.能量的供給:此期應保持營養平衡,避免營養過高增加肝髒負擔,加重代謝障礙,可導致肥胖,甚至誘發脂肪肝、糖尿病,影響肝功能恢復,反而延長病程;但能量攝入不足,加重身體組織蛋白質的消耗,不利於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因此肝病患者的能量供給須與體重、病情及活動相適應,盡可能保持能量的收支平衡,維持理想體重。一般認為臥床患者每日每千克體重需20~25kcal,從事輕度和中度活動者則分別需要30kcal/kg和35kcal/kg。

肝病的營養治療

  2.蛋白質:供給足量優質蛋白質可以維持氮平衡,提高肝中各種酶的活性,使肝細胞脂肪浸潤消失,增加肝糖原含量,改善肝髒功能,有利於肝細胞損傷的修復與再生。肝病時,肝髒解毒能力降低,過多的蛋白質會加重肝細胞負擔,出現血氨增高。一般給予1.0~1.2g/(kg?d)蛋白質,宜選用優質蛋白質,如奶制品、魚、瘦肉等占總蛋白50%以上,動植物蛋白混用,充分發揮其互補作用,力求減少氨的來源。如有其他並發症,蛋白質應作相應調整。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對蛋白質有庇護作用,並促進對氨基酸的利用、補充碳水化合物能增加肝糖原儲備,對維持肝微粒體酶的活性,增強肝細胞對毒物的抵抗力十分重要。但糖類超出實際需要將轉化為脂肪積存,引起血脂升高及肥胖,反而加重病情不利於恢復。碳水化合物應占總能量55%~60%。最好來源於主食及副食品中含的天然糖類,不宜多用甜食,以免影響食欲,防礙其他營養物質的攝取,或引起胃腸脹氣。在患者納差,能量攝入不足時,可適量攝入一些葡萄糖、麥芽糖等補充。

  控制飲食對遺傳性肝髒碳水化合物代謝疾病也有益處。這些疾病有: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積症病和果糖不耐受病均由於某些特殊酶缺乏。這些缺陷致使底物的代謝途徑受阻(包括糖無氧酵解)。這些產物在各髒器的囤積,尤其是肝髒和肌肉,導致髒器的損傷,引起低血糖。對果糖不耐受的兒童必須禁食類似水果、蔬菜和蔗糖的食品。若糖原累積症病I型患者進食富含葡萄糖的食物,避免低血糖,其生化指標可明顯改善。

  4.脂肪:肝病患者多有厭油膩,食入脂肪過多可延長胃排空,影響食欲,但限油烹調影響食欲,所以一般每日的供給量以患者耐受又不影響其消化功能為度。建議脂肪的攝入量占全天總能量的25%左右,烹調時使用植物油可補充必需脂肪酸。對於脂肪肝或高脂血症者則應限制脂肪;淤膽性肝病者應減少脂肪攝取可以改善症狀。必要時,采用中鏈甘油三酯(MCT)。

  5.維生素:肝病影響脂溶性、水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和利用,應及時補充。

  飲食治療的注意事項

  禁食油炸、酒類、刺激性食物、霉變食物

  對於肝功能損傷的患者,由於其肝內代謝酒精所需的酶類減少,活力降低,因而影響了肝髒對酒精的解毒能力,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肝細胞進一步受損,導致肝病加重。對於刺激性食品應慎用或不用,以保護肝髒,避免飲食不當加重肝細胞損傷。

  腹脹時少食牛奶、豆漿及其他產氣食物

  牛奶、豆漿及其他產氣食物影響患者的食欲,導致攝食量減少。

  少食多餐

  肝病患者每日可用4~5餐,每次進食不宜太多,減少肝髒負擔。食物應新鮮、可口、易消化。在不妨礙營養原則的前提下,應盡量照顧患者的飲食習慣。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