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在最近一期《腫瘤》雜志上稱,肝髒脂肪變性是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發生肝細胞癌的危險因素。 肝髒脂肪變性是慢性丙型肝炎的組織病理學特點之一。&nb
現代醫學技術,已經能夠越來越早期地發現肝癌了。肝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每年大約有10萬人死於肝癌,這是一種發展快、病程短、預後比較凶險的癌症。現代醫學認為,肝癌的發病與乙型肝炎、肝硬
山東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承擔的“多種反義核酸聯合靶向肝癌細胞防治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後肝癌”課題研究,經過長達5年的潛心研究實驗,於日前通過了山東省教育廳、衛生廳組織主持的科學技術成果鑒定。
嬰兒也患肝癌 不久前,一對夫妻帶著他們只有半歲的兒子來看病,他們說,偶然在孩子的上腹部摸到雞蛋
肝癌轉移能否預測?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科研人員的回答是肯定的。在著名肝癌研究專家湯钊猷院士領銜下,欽倫秀、葉青海教授負責的“肝癌轉移復發預測研究小組”與美國國立衛生
韓國學者14日宣布,乙型肝炎患者體內的白細胞介素10(interleukin10)基因變異後能夠引發肝癌。 這項發現是韓國國立漢城大學醫學院李孝石領導的研究小組和韓國snp公司的研究
肝癌的症狀在早期很不明顯,甚至患病後較長時間毫無不知感覺。待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逐步產生一些以肝區疼痛、食欲下降、疲乏無力、日漸消瘦等症狀。到晚期限則會有黃疸、腹水、嘔血、昏迷等表現。肝癌病人的上腹
現有研究已證實,乙型肝炎病毒與肝癌的發生、流行有密切關系。全世界約有3億乙型肝炎病毒(hbv)攜帶者。我國hbv感染率為45%-60%,攜帶者為7%-1
肝癌的發生是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相互作用,導致正常細胞轉化為癌細胞的結果。在肝癌的發生過程中,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哪者更為重要呢? &
近,一項研究表明:乙肝核心基因啟動子雙突變與廣西原發性肝癌的發生有關。 這項題為《乙肝病毒基因突變與廣西肝癌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是在中國科學院院士莊輝指導下,由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施研究的,
乙型肝炎患者體內的白細胞介素10(interleukin10)基因變異後能夠引發肝癌。 這項發現是韓國國立漢城大學醫學院李孝石領導的研究小
患肝癌時,癌細胞本身因細胞間隙較大,因而易脫落,脫落的癌細胞可隨血液、淋巴液及膽管系統轉移至遠處,或直接浸潤至鄰近的器官而發生轉移。肝癌組織中的癌細胞,侵襲其他正常組織,使其發生癌變,這就是癌的轉移。
肝癌轉移能否預測?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科研人員的回答是肯定的。 在著名肝癌研究專家湯钊猷院士領銜下,欽倫秀、葉青海教授負責的“肝癌轉移復發預測研究小組”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王心偉
在歐美原發性肝癌少見,繼發性肝癌高於原發性肝癌可達60倍;我國則二者較為接近,但隨著大腸癌、肺癌等的上升,繼發性肝癌亦有增多趨勢。本病如能早期發現並有選擇地采取手術切除或姑息性外科治療後的二步切除,仍
原發性肝癌自發性破裂出血是肝癌較常見的嚴重並發症,發生率達9%-22.6%,發病較急,病情凶險,預後較差,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對改善患者的預後有一定幫助。肝癌自發性破裂出血的機制尚不完全明確。多數學者認為
原發性肝癌 原發性肝癌是指發生於肝細胞與肝內膽管上皮細胞的癌變,是人類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肝癌中,肝細胞癌(hcc)約占80%-90%,其次為膽管細胞癌和肝細胞膽管細胞混合癌。臨床見肝痛,上腹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癌症,壯年發病率高,由於本病發現時多為晚期,故死亡率高,俗稱“癌中之王”。原發性肝癌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的病毒(hbv)陽性率高達90%。原發性
肝癌自19世紀末奠定其科學的病理分類以來已有百年歷史。但前面大半個世紀進展甚微,50年代由於弄清肝內結構解剖,導致肝癌規則性切除的誕生;60年代肝癌細胞系的建立、
3.抗氧化劑:還原型谷光肝泰、水飛薊素(益肝靈)、ve、牛磺酸等具有一定的降酶保肝作用,並可減少誘發的肝纖維化,其確切療效有待證實。s-腺苷甲硫氨酸(蛋氨酸)對酒精性脂肪肝有效。 4.熊去氧膽酸:
發熱、肝痛、黃疸、惡心等病症是許多肝、膽疾病的共同表現,不能一概被視為肝炎而遺漏了其他疾病。尤其是肝膽系癌症,一旦誤診,後果嚴重。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