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肝腹水 >> 肝硬化出現腹水原因 治療需把握8個要點

肝硬化出現腹水原因 治療需把握8個要點

  為何肝硬化會出現腹水

  1、門靜脈高壓:肝門靜脈和下腔靜脈又稱門腔靜脈,是肝髒和其他部位血液循環的聯接處,也是肝動脈和肝靜脈出入的必經之路。在正常情況下其動靜脈血管床的容量基本相等,輸入血流和輸出血流的量處於平衡狀態。肝硬化時,由於肝細胞變性、壞死、纖維組織增生,致肝內血管床受壓、扭曲、變形、狹窄,阻塞了血管,使肝窦淤血,血流量大大降低,輸入量明顯大於輸出量,使門靜脈壓力增高。久而久之,胃腸道、腸系膜等血液回流受阻,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液中的血漿成分外漏,形成了腹水。

  2、低蛋白血症:是由於肝髒不能將胃腸吸收的的營養物質合成白蛋白的緣故。由於血清蛋白的降低,血管內膠體滲透壓下降,血漿成分外滲而形成腹水。

  3、內分泌失調:活動性肝硬化時因肝髒對抗利尿激素的滅活作用大大降低,其含量升高,而使排尿減少,也可引起腹水和潮中。

  4、淋巴回流障礙:人體的淋巴循環又稱第三循環,指位於動脈、靜脈、毛細血管以外的一個循環系統。正常人無處沒有淋巴循環,特別是肝窦和肝細胞之間有著豐富的淋巴液。由於病變,肝髒不但使門腔靜脈壓力升高,也使淋巴管壓力升高,管腔擴張,淋巴回流障礙,使淋巴液外溢,形成腹水。

  治療肝硬化腹水有這幾個要點

  肝硬化不是一開始就不能治愈的,而是慢慢轉化的。原先是早期肝硬化,接著是肝硬化,最後就變成肝硬化腹水。

  (1)保肝治療:初次出現腹水或少量腹水者,注意臥床休息,低鹽飲食(每日食鹽量2~4g)。適當限制水的攝入量(每日入水量約1~1.5L)。應合理營養,加強保肝治療,經常檢查肝功、腎功及血電解質,對於低蛋白血症者,適量補充白蛋白、血漿,樣可使部分腹水消退。

肝硬化出現腹水原因 治療需把握8個要點

  (2)藥物治療:通過休息、限鹽等措施療效不明顯者,應考慮使用利尿劑,促使水鈉排出,減少腹水。常用的有保鉀利尿劑如安體舒通、氨苯喋啶。因為腹水的發生與血漿中醛固酮水平有關,而安體舒通能夠競爭性抑制醛固酮對水鈉的潴留作用,增加腎髒對鈉的排出而起利尿作用,所以常把安體舒通作為首選藥物治療腹水。

  排鉀利尿藥有速尿、丁脲胺、利尿酸等,可抑制腎髒對鈉、氯的吸收,同時排出鉀,利尿作用強大,服用30分鐘即產生作用。噻嗪類利尿藥如雙氫克尿塞,為中等強度利尿藥,同時促進鉀排出。利尿劑的應用先小量再逐步加量,先單一用藥再聯合用藥。

  (3)排放腹水療法:通過腹腔穿刺,將腹水放出。為防止並發症發生,以往多采用小量放液,近年研究表明,大量放腹水加靜脈輸注適當劑量白蛋白,治療頑固性腹水療效顯著。

  (4)自體腹水濃縮靜脈回輸療法:采用特殊裝置,將腹水抽出後,經處理及濃縮,然後輸給患者。優點是克服了單純放腹水導致蛋白丟失的情況。缺點是多次腹穿,增加感染機會,易出現細菌性腹膜炎等。

  (5)腹腔-頸靜脈轉流術:采用特制裝置,利用腹腔壓力與中心靜脈壓的壓差,使腹水沿管道流入頸靜脈,臨床上用於治療頑固性腹水。

  (6)胸導管分流術:肝淋巴液增多是腹水產生的原因之一,利用外科手術將胸導管與頸內靜脈吻合,加速了淋巴液的排洩,促進腹水消退。

  (7)經頸靜脈肝內體靜脈分流術(TIPSS):本方法是利用介入放射技術在肝內建立分流通道,來降低門脈壓力,對於既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又有頑固性腹水的患者是較為有效的方法。

  (8)中醫中藥治療:中醫中藥以胃苓湯(平胃散加四逆散即蒼術、厚樸、陳皮、甘草加白術、澤瀉、豬苓、茯苓 )為主方劑,以及單味藥澤瀉、豬苓、茯苓、車前子等均有良好利尿作用,而無明顯電解質紊亂等不良反應發生,對早期發生的小量腹水,具有良好治療作用,往往隨利尿逐漸增多,一般狀況改善,腹水緩緩消退。對中度以上腹水加中藥亦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