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為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肝髒損害,肝髒呈進行性、彌漫性、纖維性病變。具體表現為肝細胞彌漫性變性壞死,繼而出現纖維組織增生和肝細胞結節狀再生,這三種改變反復交錯進行,結果肝小葉結構和血液循環途徑逐漸被改建,使肝變形、變硬而導致肝硬化。本病早期無明顯症狀,後期則出現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門靜脈高壓和肝功能障礙,直至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並發症死亡。
肝硬化患者多有肝炎病史。發病年齡多在35-48歲之間。肝硬化起病通常比較隱匿,病情也較輕微。前兆沒有什麼特異性。以乏力和食欲減退出現較早,並且比較突出,可以伴有腹脹不適,惡心,上腹隱痛,輕度腹瀉等,但都不是標志性征兆。上述症狀多間歇出現,常因勞累或者並發其他疾病而出現,經休息或治療後可緩解。肝髒可有輕度腫大,質地解釋或偏硬,也可有輕度壓痛,脾髒可有輕或中度大。肝功能檢查結果多正常或輕度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