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可能被誤診為流感,患者常出現發熱、厭油、腹痛、腹瀉及黃疸等一系列臨床症狀。那麼甲肝患者在飲食時需要注意哪些呢?如何預防甲肝?莫讓甲肝從口入。
甲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甲肝其實是一年季節均有可能發病的疾病,但由於冬春季聚餐多,人口流動大,從而加大了交叉感染的幾率。”馬建明認為,預防甲肝,最重要的還是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和日常飲食,防止病從口入。
據了解,甲肝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染,與甲肝患者密切接觸,共享餐具、茶杯、牙具等,吃了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以受到傳染。如果水源被甲肝病人的大便或其它排洩物污染,往往可以引起甲肝爆發流行。因此市民應注意飲水衛生和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此外,市民食用生、半生海鮮、水產品、無證食品的日常飲食也是感染甲肝主要危險因素。蛤蜊等有大量水產品上市,這類水產品很有可能粘附甲肝病毒,在被生吃和半生吃的情況下,很容易與甲肝病毒親密接觸,從而受到感染,並經過半個月的潛伏期後發病。
“這些生的或者半生的海鮮雖然味道鮮美,但其海鮮中含有很多病毒和寄生物,未經高溫消毒,這類寄生物、病毒極易侵害人體。”馬建明表示,一些體質不好的人在吃了這類帶病毒的海鮮之後,很容易感染;即使體質好的人在食用生猛海鮮時還是應該有一個量的控制。因此,建議,市民在食用海鮮等食物一定要保證其新鮮和無污染,最好能燒熟煮透,千萬不要因為貪圖美味而損害身體健康。
據介紹,甲肝發病急,有發燒、飯後惡心、嘔吐、乏力、小便色似濃茶、部分病人可伴有黃疸和肝功能異常等症狀。一旦發生面黃、乏力、吃不下飯等類似甲肝的症狀,應立即去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