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認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血和主疏洩。
主藏血的含義主要有兩個方面:(1)調節血量:當人體處於相對安靜的狀態時,部分血液回肝而藏之,當人體處於活動狀態時,則血運送至全身,以供養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故有“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血歸於肝髒”之說。若肝藏血功能失調,則血液逆流外溢,可出現嘔血,衄血,月經過多,崩漏等出血性疾病。(2)滋養肝髒本身:肝髒要發揮正常生理功能,其自身需要有充足的血液滋養,即所謂“肝需血養”,若肝血不足,則出現眩暈眼花,目力減退,視物不清。因肝脈與沖脈相連,沖為血海,主月經,故肝血不足,沖任受損,女子出現月經不調,量少色淡,甚者經閉。
主疏洩即肝氣宜洩,肝氣是指肝的功能。疏洩是“疏通”,“舒暢”,“條達”之意,也就是說,在正常生理狀態下,肝氣具有疏通,條達的特性,這一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疏通氣機:氣機即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機體的髒腑、經絡、器官等活動,全賴於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而肝的生理特點又是主升,主動的,所以,這對於氣機的疏通、暢達、升發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此,肝的疏洩功能是否正常,對於氣的升降出入之間的平衡協調起著調節的作用。肝的疏洩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升降適宜,氣血和調,經絡通利,髒腑器官功能正常。如果肝的疏洩功能異常,則可出現兩個方面的病理現象:一是肝的疏洩功能減退,即肝失疏洩,則氣機不暢,肝氣郁結,出現胸脅、兩乳或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脹痛不適。若“木不疏土”還可出現肝胃(脾)不和等症,可見食欲不振,脘腹痞滿等脾胃功能失常之症狀。因氣行血行,氣滯則血瘀,進而出現症積,痞塊,在婦女則可出現經行不暢,痛經、閉經等。此外,氣機郁結,還會導致津液輸布代謝的障礙,產生水濕停留或痰濁內阻,出現膨脹或痰核等。二是升發太過,氣的下降不及,則肝氣上逆,出現頭目脹痛,面紅目赤,煩躁易怒等。若氣升太過,則血隨氣逆,可導致吐血,咯血等血從上溢的症狀。甚則可出現卒然昏不知人的“氣厥”症候。若肝氣橫逆“木旺克土”則出現脾胃功能失常之食欲不振,脘腹痞滿,疼痛,嗳氣吞酸,大便異常等症。(2)對情志的影響:肝性如木,喜條達舒暢,惡抑郁,忌精神刺激,《素問·舉痛篇》所說的“百病生於氣也。”就是對情志所傷影響氣機的調暢而言的。故肝疏洩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和調,人的精神愉快心情舒暢,若肝失疏洩則肝不舒,氣機不暢,精神抑郁,出現郁悶不樂,抑郁難解或開洩太過,陽氣升騰而上,則出現心煩易怒等,反之對過度的精神刺激,又常常是導致肝失疏洩的重要原因。所以有“怒傷肝”及“肝喜條達而惡抑郁”的論述。(3)疏洩膽汁:肝與膽相表裡,有經絡聯系,中醫學認為,膽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氣,溢入於膽,積聚而成“所以肝的疏洩功能也表現於膽汁的分泌和排洩上,若肝失疏洩,膽道不利,則影響膽汁的正常分泌與排洩,出現脅痛,食少,口苦,嘔吐黃水或黃疸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