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乙型肝炎高發地區,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高達10%左右。
根據臨床觀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和e抗原陽性的婦女懷孕,所生嬰兒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可高達88.1%,其中5%是在子宮內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其余大多數是在圍產期吸入母血、羊水或陰道分泌物受到感染。單項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所生嬰兒乙肝病毒的感染率為38%。而且嬰兒一旦感染乙肝病毒,他們中85%-90%會發展成慢性帶乙肝病毒狀態,其中25%於成年後將死於肝硬化和肝癌。
因此,阻斷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是非常重要的,這對於保證下一代的健康有重要意義。
那麼攜帶乙肝病毒的婦女能懷孕嗎?采取什麼措施才能阻斷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呢?
早在70-80年代,發達國家就已應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人群中乙肝病毒攜帶者大為減少。
我國自80年代起,臨床上也已應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為乙肝母親生育解決了後顧之憂。
據臨床研究,對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孕婦從懷孕20周起多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兒出生時乙肝表面抗原均未檢出陽性,其機理是懷孕20周起胎盤有主動從母體轉輸igg抗體給胎兒的功能。所以,攜帶乙肝病毒的婦女如懷孕,可從懷孕三個月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使胎兒受到有效保護。對於已經懷孕接近臨產的婦女,如果發現是帶乙肝病毒攜帶者,則新生兒在誕生24小時內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劑量加倍,再於一個月後和六個月後作加強注射,對新生兒的保護率可達86.65%。如果在出生後立即及生後一個月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時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則保護率可高達97.13%。再加上母親又從懷孕三個月起,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則對子女的保護效果更好。
“乙肝”病毒通常經體液交換傳播,其中母嬰之間的垂直傳播起著重要作用,人群中約 40% hbsag 陽性者是因母嬰傳播而引起的。
我國“乙肝”病毒感染率甚高,達 10.9%,估計有1.2億人。“乙肝”感染,男女性無多大差別,故其中應有6千萬女性,這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一半涉及到生育問題。所以這是個大問題,要十分重視。生兒育女,牽涉到婚姻美滿、家庭幸福,甚至可能影響社會穩定。對於無症狀,肝功能正常的hbsag陽性的育齡婦女,不能生育是不現實的。但又必須考慮到她們後代的健康,防止感染病毒,否則會造成終身遺憾。因此,要選擇受孕時機,做好預防工作,盡量避免 “乙肝”病毒傳播。夫妻兩人作一次全面體檢,抽血查肝功能和“兩對半”。所謂 “兩對半”,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標記物抗原抗體系統的簡稱,檢測它們,可以看出身體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有無傳染性或抵抗力,等等。
“乙肝”病毒通過性生活傳播。如果感染,也可通過精液傳播給未來的孩子。為了避免這種傳染,如果肝功能正常,“兩對半”全為陰性,必須注射“乙肝”疫苗,使體內產生抗體,獲得對“乙肝”病毒的免疫,你就不會將“乙肝”病毒傳播給孩子了。
如果是單純“乙肝表面抗原”陽性, 或是所謂“小三陽”,即hbsag、 “乙肝”e抗體、“乙肝”核心抗 體三項指標陽性,而“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 陰性,說明體內病毒處於穩定狀態。據國內一些專家觀察,這類帶毒者雖可終身攜帶,卻不影響正常生活,可以懷孕。如果 是“大三陽”,即hbsag、“乙肝” e抗原、“乙肝”核心抗體三項指標陽性,加上hbv-dna陽 性,說明有明顯傳染性,也可能 伴有肝細胞損傷。經研究證實, 孕婦hbsag、“乙肝”e抗原同 時陽性,幾乎100%可傳染新 生兒,且大多成為慢性攜帶 者。這時,最好休息治療,待“乙 肝”病毒 e抗原、hbv- dna 轉陰後再懷孕為好。此外,肝炎的急性期和肝炎後肝硬化不能懷孕生育,慢性乙型肝炎也不宜懷孕,這是為了母親健康,同時也避免懷孕後將病毒傳染給胎兒。”
“乙肝”病毒大多是通過胎盤造成胎兒發生宮內感染;經陰道分娩或產鉗助產也可能造成胎兒局部皮膚受損,使少量母親血液滲入而引起分娩期感染。因此,對於e抗原陽性孕婦所分娩的新生兒,可在出生後24小時內注射“乙肝’疫苗或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傳播。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與一般免疫球蛋白不同,它是專門針對“乙肝”病毒的保護性抗體,可以在血液及細胞中、或在粘膜表面與侵入胎兒體內的“乙肝’病毒起中和作用,並逐漸清除,使其無法進入肝細胞內生長繁殖,保護率達90- 95%。有的醫院產科對乙型肝炎產婦孕後期的3個月,每月注射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斷母嬰傳播。 hbsag陽性婦女懷孕以後,除了要注意適當休息、營養以外,還應定期觀察肝功能動態變化。若肝功能正常,hbsag陽性的孕婦不必全休,以後每3個月復查一次肝功能。切忌濫用藥物,以免影響胎兒。如果妊娠期間出現惡心、嘔吐、厭食等消化道症狀明顯,肝功能檢查異常,要警惕是否患有肝炎,必須休息治療,力爭早期恢復,以免影響母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