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百科 >> 傳播傳染 >> 剖宮產不能減少乙肝母嬰傳播

剖宮產不能減少乙肝母嬰傳播

  2015年起,國家衛計委在全國全面開展預防乙肝母嬰傳播工作。近日,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主辦、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承辦的“小貝殼-乙肝母嬰零傳播工程項目”廣東啟動會舉行。

  乙肝病毒陽性:不是剖宮產的手術指征

  “中國1~59歲人群的乙肝病毒攜帶率為7.18%,而母嬰傳播是中國慢性乙肝感染的主要原因。在沒有預防措施的情況下,母嬰傳播率高達30%~40%。”據南方醫院婦產科鐘梅主任醫師介紹,乙肝病毒感染時,患兒年齡越小,成為慢性攜帶者的概率越高,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越高。

剖宮產不能減少乙肝母嬰傳播

  過去,醫學界認為,自然分娩時因子宮收縮“擠壓”胎盤,促使母體內的病毒進入胎兒,引起宮內感染,因此將剖宮產作為減少乙肝母嬰傳播的手段。然而,鐘梅介紹,近期的研究證明,新生兒經正規預防後,采取剖宮產與自然分娩之間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也就是說,剖宮產並不能降低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

  “乙肝病毒陽性不是剖宮產的手術指征。但是,由於恐懼母嬰傳播,有些乙肝病毒陽性的產婦選擇進行剖宮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婦產科張華主任醫師指出,剖宮產手術中,新生兒與母親血源暴露的機會要大於陰道分娩。不過,采用陰道分娩的產婦,如果產程過長、胎盤損傷等異常因素,也可能導致母親血液經臍帶進入胎兒體內,也有可能傳播乙肝病毒。這兩種分娩方式各有利弊,醫生要根據產婦的個體情況來進行選擇。

  孕產婦和新生兒:需接受全程管理

  乙肝母嬰傳染的主要途徑有三個,即宮內感染-垂直傳播,大約占傳染總數的10%;分娩時母親血液、羊水和陰道分泌物傳播病毒,約占傳染總數的80%;產後母嬰密切接觸、母乳喂養導致病毒傳播,約占5%~8%。

  傳統的母嬰阻斷方法是給孕婦和嬰兒肌肉注射高效價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據張華介紹,新生兒聯合免疫能夠阻斷90%的產時及產後感染,但仍有10%~25%的嬰兒因宮內感染而導致阻斷失敗,且這類孩子目前沒有補救措施,將會變成慢性感染者。

  與會專家強調,要實現“乙肝母嬰零傳播”,必須做好孕產婦的全程管理,新生兒也要接受定期隨訪。“小貝殼-乙肝母嬰零傳播工程”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委、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侯金林教授牽頭,旨在利用手機應用軟件APP建立乙肝孕婦與感染科醫生、產科醫生實時溝通的橋梁,記錄乙肝孕婦妊娠期間抗病毒治療情況及相關檢驗結果,以全新的方式對乙肝孕婦及其新生兒進行全程管理。侯金林表示,該項目於2015年實施,第一期已有9家醫院加入,第二期計劃在全國范圍篩選100家醫院加入。(科技世界網)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