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百科 >> 肝病危害 >> 比肝病更可怕的是歧視

比肝病更可怕的是歧視


  林明華陪伴肝病患者已有32年了。32年前,她剛到醫院工作,發現醫生們穿了白大褂,得再套上隔離服,下班還得狠命洗手20分鐘。32年過去了,穿隔離服的時代已成為記憶,但事實上,精神上的隔離服至今未褪去。4月,福鼎姑娘吳昕怡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後,在獨居34天後,燒炭自殺,這消息令林明華痛心。

  作為重症肝病綜合專業的主任,林明華一邊給病人治病,一邊通過科普告訴大家,其實肝病不可怕。

  她說,中國是個乙肝大國,病毒攜帶者近1.3億,平均十個人就有一個是病毒攜帶者。也就是說,中國人很難不與肝病打交道,不歧視、不帶偏見,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為此,醫生既是醫者,也是科普者。

  6點半上班全醫院少見

  清晨6點半,醫院裡靜悄悄的。但林明華已披上白大褂,戴上口罩,走到病床邊,低聲和幾個重病號交談。

  僅20分鐘,她看完重病號,又快步走向門診樓。一看到她,十多個病人湧上前,將她團團圍住。她坐下,逐一給病人開單,囑咐他們去做各項檢查。林明華說,病人趕早上醫院,大多想抽血、做B超,還餓著肚子;她早點上班,病人就能早點做完檢查,去吃早飯。

  這個上午,林明華一坐下就沒起身,一直忙到12點54分,沒喝一口水,沒去一趟廁所。病人散去後,她才伸了伸僵直的腰說:“今天只看了104個病號,周一看了150多個呢!”

  回到住院樓,林明華煮了碗方便面,這時,已是中午1點43分。她吃得飛快,邊吃邊抱歉地笑,“早上只吃了碗麥片粥,有點餓。”

  林明華笑說:“醫生總叮囑病人,多喝水,多運動,少吃垃圾食品,自己卻做不到。”她經常過了飯點,才隨意扒拉幾口飯,而她的愛人在省立醫院工作,常忙到凌晨回家。兩人約定,年紀大了,一周得去公園散步兩次;但兩人各忙各的,上一次去公園已是兩個月前。

比肝病更可怕的是歧視

  病人吃藥“偷工減料”醫生急了

  診室不足10平方米,不停地擠進病人,林明華被困在中間,有點悶,但她不急不惱,說話總柔聲細語。直到10時許,來了一對老夫婦,林明華看了空白的病歷後,板起臉,嗓門也提高了,“以後不能再這樣!”

  原來,老夫婦是從連江趕來的,老太太得了肝硬化,卻兩年多沒復查,自己在家吃藥,還擅自把藥量減了。最近,兒媳坐月子,老太太一忙,總感覺口苦、口干,老伴這才急了,拉著她到福州檢查。

  林明華一看,血液化驗單上有多個指標飙升,再一問,老太太已把早先的病歷、B超單全丟了,對病史也是一臉迷茫。林明華有點急,迅速開了單,催老太太去做檢查,又給她開了藥。這時,老人想起,6年前曾在這裡住過院,林明華的臉色才緩和。“那棟住院樓已拆了,但住院小結應該能找到!”

  林明華說,肝病是慢性病,病人得長期用藥,尤其是肝硬化的病人,需要終生吃藥。但不少病人不理解,自我感覺“好多了”,就擅自減少藥量,甚至是停了藥。每次門診,遇到“不聽話”的病人,她總會板起臉,批評幾句。

  有病人怕傳染 更怕被親友看到

  11時許,來了個女病人。她戴著口罩,小心地分開人群,擠進診室,還掏出一塊布,鋪在椅子上才坐下。陪伴的兩個女子,也戴著口罩,躲在牆角。

  “這樣的病人不少,怕被傳染,更怕被看到。”林明華見怪不怪。她說,醫學已證實,吃飯、握手、擁抱,不會傳染肝病,但還是有很多人覺得,傳染病醫院的空氣中也飄著病毒。他們不敢坐醫院的椅子,甚至全副武裝,才敢上醫院;還有些病人戴口罩,只為遮羞,擔心親友知道自己得了肝病。

  “其實,醫生接觸的病毒最多,可我的身體棒棒哒!這不是活生生的例子嗎?”說到這,林明華又笑了。她看門診,只戴口罩,有時病人需要觸診,她才擠點消毒液洗手。她說,去年,她摔了一跤,左手骨折了,打了石膏,三個月不能洗手,才在醫院戴手套。那是她工作32年,戴手套最長的時間。平日裡,她唯一的防護,就是給手機套個透明的塑料袋。她打趣說,“因為手機不能洗澡!”

  解讀乙肝

  乙肝病毒是個沉默的“殺手”。目前,全世界沒有一種藥物可以根治乙肝,沒有適當的治療或監控,1/4的慢性乙肝患者可能死亡。

  但乙肝病毒又是最容易預防的病毒之一。它的傳播,主要通過母嬰、血液和性交,控制好這三個環節的交叉傳染,就幾乎扼住了病毒的喉嚨,吃飯、握手、擁抱都不會傳染乙肝病毒。而這場預防戰爭中,疫苗是最有力的武器。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