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丙肝 >> 關於丙肝 >>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1974年Golafield 首先報告輸血後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Choc等應用分子克隆技術獲得本病毒基因克隆,並命名本病及其病毒為丙型肝炎 (Hepatitis C)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由於HCV基因組在結構和表型特征上與人黃病毒和瘟病毒相類似,將其歸為黃病毒科HCV。

  現知歐美國家多數HCV-Ⅰ型感染,而亞洲國家以Ⅱ型為主,Ⅲ型次之。Okomoto報告日本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獻血員主要為Ⅱ型感染,分別占59.3%和82.4%,而血友病人約50%為Ⅰ型感染,原因是應用輸入美國進口凝因子Ⅷ。Wang氏報告我國北京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6.2%為Ⅱ型感染,Ⅲ型感染為13.8%。而新疆病人Ⅲ型感染卻占50%,說明不同型HCV具有一定的地區和人群分布特征。此外不同基因型感染引起臨床過程和干擾素治療反應亦表現不同,如Ⅲ型感染臨床症狀較重,有引起嚴懲肝病傾向:Ⅱ型(Simmonds 1b)感染對干擾素治療不敏感效果差。Ⅲ型感染(Simononds 2a)用干擾素治療效果好。

  致病性與免疫性

  丙型肝炎的傳染源主要為急性臨床型和無症狀的亞臨床病人,慢性病人和病毒攜帶者。一般病人發病前12天,其血液即有感染性,並可帶毒12年以上。HCV主要血源傳播,國外30-90%輸血後肝炎為丙型肝炎,我國輸血後肝炎中丙型肝炎占1/3。此外還可通過其他方式如母嬰垂直傳播,家庭日常接觸和性傳播等。

  輸入含HCV或HCV-RNA的血漿或血液制品,一般經6-7周潛伏期例急性發病,臨床表現全身無力,胃納差,肝區不適,1/3病人有黃疸,ALT升高,抗HCV抗體陽性。臨床丙型肝炎病人50%可發展為慢性肝炎,甚至部分病人會導致肝硬及肝細胞癌。其余約半數病人為自限性,可自動康復。

  丙型肝炎發病機理仍未十分清楚,當HCV在肝細胞內復制引起肝細胞結構和功能改變或干擾肝細胞蛋白合成,可造成肝細胞變性壞死,表明HCV直接損害肝髒,導致發病起一定作用。但多數學者認為細胞免疫病理反應可能起重要作用,發現丙型肝炎與乙型肝炎一樣,其組織浸潤細胞以CD3+為主,細胞毒T細胞(TC)特異攻擊HCV感染的靶細胞,可引起肝細胞損傷。

  臨床觀察資料表明,人感染HCV後所產生的保護性免疫力很差,能再感染不同 ,甚至部分病人會導致肝硬化及肝細胞癌。其余約半數病人為自限性,可自動康復。

  丙型肝炎發病機理目前仍未十分清楚,當HCV在肝細胞內復制引起肝細胞結構和功能改變或干擾肝細胞蛋白合成,可造成肝細胞變性壞死,表明HCV直接損害肝髒,導致發病起一定作用。但多數學認為細胞免疫病理反應可能起重要作用,發現丙型肝炎與乙型肝炎一樣,其組織浸潤細胞以CD3+為主,細胞毒T細胞(TC)特異攻擊HCV感染的靶細胞,可引起肝細胞損傷。

  臨床觀察資料表明,人感染HCV後所產生的保護性免疫力很差,能再感染不同株,甚至同株HCV。可能與HCV感染後病毒血症水平低及HDV基因級變異性有關。

  • 乙肝病毒攜帶者可以懷孕麼?
  • 憂愁焦慮 乙肝治療障礙
  • 透過乙肝病毒看乙肝
  • 健康生活遠離脂肪肝
  • 恬淡生活 養肝保肝!
  • 乙肝用藥 講究精簡!
  • 牛奶可以預防肝癌嗎?
  • 18招阻止肝髒發福!
  • 解答乙肝孕育的“難題”
  • 從乙肝到肝癌究竟有多遠

  

 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關知識,請點擊>>>> 肝病頻道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