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肝硬化 >> 肝硬化常識 >> 肝硬化患者的骨折發生率

肝硬化患者的骨折發生率

    在去年舉行的亞洲胃腸疾病周會議上,澳大利亞Donaghy報告,肝硬化患者骨質疏松的發生率是25%,性腺功能減退和骨更新標志物水平增高是骨質疏松的最強預測指標。

    該研究用雙能X線吸收法(DEXA)測量了110例患者[平均年齡(50.3±0.9)歲,男性75例,女性35例]的骨密度和身體成分。有腎損害和正在用骨病特效藥治療(不包括鈣劑和維生素D<1000單位/日)的患者被排除。

    結果顯示,86%的患者有非膽汁淤積性肝病(主要為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腰椎是骨質疏松症最常侵犯的部位(18%)。27例(25%)患者至少一個測量部位(如腰椎、髋骨、總體骨密度)存在骨質疏松。還有51例(46%)患者骨質稀少。女性患者髋骨骨質疏松患病率明顯高於男性(34%比7%)。患者一生中骨折發生率是55%,其中19%的患者因輕微創傷近期發生骨折。多元回歸模型分析顯示,無論男女患者,性腺狀況皆是最強的骨密度預測指標,其次是骨更新標志物:密度依賴性磷蛋白/肌酐(DDP/Cr)和骨鹼性磷酸酶(BALP),約80%的患者該值升高。雌二醇水平也是男性患者低骨密度的預測指標。骨鈣素水平也降低,但對預測沒有幫助。和以前報道的一樣,25羟維生素D水平通常降低(86%的患者<60nmol/L),三分之一的患者甲狀旁腺激素(PTH)水平升高。超過三分之一的男性患者睾酮水平降低(<11nmol/L),但促性腺激素水平高低不一,幾乎所有的女性患者不是處於絕經後就是閉經。沒有患者因激素替代治療而被排除。

    研究者認為,該研究為用抗吸收藥物如二磷酸鹽和(或)激素替代治療預防肝病患者骨折提供了理論依據。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