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肝硬化 >> 肝硬化常識 >> 肝硬化出血是怎樣引起的?

肝硬化出血是怎樣引起的?

  鼻衄、齒龈出血,還有皮膚紫癜、淤斑、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是肝硬化、肝功能減退、凝血障礙的常見合並症。肝硬化病人出血,往往是病情危重的表現。需要積極救治。發生出血的原因為:
   ①凝血因子生成減少。   
     ②血小板數量減少及功能異常:血小板在整個止血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質與量的下降均不利於止血。嚴重肝硬化時往往伴有脾腫大和脾功能亢進,使大量血小板滯留脾內,破壞加快。另外肝硬化時骨髓功能受抑制,也可使血小板的數量減少,功能異常。
   ③抗凝物質增多:肝素是重要的抗凝物質,但可被肝素酶分解,使其失去抗凝作用。肝硬化時肝髒合成肝素酶減少,使血循環中肝素增多,血液不易凝固.
     ④纖維蛋白溶解增加:凝血過程的最後階段是形成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可被纖維蛋白酶所溶解。肝硬化時肝髒不能有效地清除纖維蛋白酶的激活物,因而增加了纖維蛋白的溶解。
   ⑤血管損傷:肝硬化時血管內皮損傷,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而易發生出血。肝硬化時還由於門靜脈壓力增高,食管與胃底靜脈曲張,易被損傷而破裂出血。
     ⑥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肝硬化時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功能障礙,不能有效清除促凝物質,再加血管內皮受損,激活凝血系統,發生廣泛的血管內凝血,需要消耗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可致凝血功能障礙。同時凝血還可致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增強,使血液由高凝狀態轉化為低凝狀態而發生出血。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