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進入人體後主要在肝髒進行分解代謝,長期飲酒會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主要是通過影響肝髒的代謝,使肝細胞膜表面的脂質成分過度氧化,從而破壞了肝細胞膜。進一步發展,會使肝細胞內的微管和線粒體等結構都受到破壞,肝細胞腫脹,壞死,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發生障礙,引起肝內脂肪沉積,形成脂肪肝。
酒精不但可以損傷肝細胞,還可造成肝髒毛細膽管的損傷,或誘導自身抗體的產生,造成肝細胞和毛細膽管的炎症,使血中的γ-谷氨酰轉肽酶(γGT)明顯升高。
酒清對肝髒的危害隨著量的增加和飲用時間的延長,按照“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三部曲逐漸發展。
飲酒的量越多,時間越長,肝髒的脂肪性變就越嚴重。每日飲酒比間斷飲酒危害性大,一次大量飲酒比一日分次小量飲酒的危害性大。據統計,慢性嗜酒者近60%發生脂肪肝,20%至30%最終將發展為肝硬化。
人體對酒精的代謝能力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和種族遺傳性差異。根據我國的一項研究,男性每天飲50度白酒80克,女性40克,連續5年以上,即有發生脂肪肝的危險,每天飲酒40至80克為致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危險阈界,超過此阈界可使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發病率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