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慢性乙型肝炎多因急性乙肝失治,或治療不適當,遷延日久而成,此時患者多表現為肝腎陰虛,肝血瘀阻等,治療上當以扶正為主,兼以祛邪,具體可按下列分型治療。
1.肝腎陰虛
[症狀]右脅隱痛,納差腹脹,唇干舌燥,口渴喜飲,小便短黃,手足心熱,頭暈乏力,失眠多夢,兩目干澀,腰腿酸軟,舌紅少苔,脈細弦。
[治法]滋補肝腎,疏肝行氣。
[方藥]一貫煎加減。
沙參15克 黃精15克 川斷15克 白芍12克 五味子6克
桑椹子8克 首烏10克 杞子10克 柴胡12克 郁金12克
陳皮10克 甘草6克
2.氣陰兩虛
[症狀]肝區疼痛,腹脹納差,心慌氣短,自汗盜汗,疲乏懶言,面色無華,口干不渴,舌暗苔白或少苔,脈細。
[治法]氣血雙補,滋陰柔肝。
[方藥]八珍湯加減。
黨參15克 北芪30克 白術12克 當歸12克 白芍15克
熟地10克 遠志10克 五味子6克 炙甘草6克 陳皮10克
茯苓20克
3.氣滯血癌
[症狀]右脅悶痛或刺痛,按之有塊,面色晦暗,肌膚甲錯,頭面皮下可見紅絲赤縷,肝掌,蜘蛛痣,皮下出血點,衄血,形體消瘦,腹壁靜脈怒張,腹中痞塊,舌紫暗,脈弦澀。
[治法]益氣活血,化瘀軟堅。
[方藥]參芪鱉甲湯加減。
北芪30克 黨參30克 鱉甲30克 穿山甲12克 生地12克
當歸10克 赤芍10克 郁金12克 香附12克 甘草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