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這種傳染病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多數人在青少年時期都接種過乙肝疫苗。乙肝不僅可以通過血體、體液傳播,還可能進行垂直傳播,即母嬰傳播或父嬰傳播。很多人對乙肝的父嬰傳播不是很了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詳細內容。
我國被稱為乙肝大國。據統計,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已有1.4億之多,也就是說,每10個人中就有一名。雖然我國乙肝人數眾多,但並非都是與病人接觸感染而得,絕大多數(80%左右)來源於家族性的垂直傳播。因此,乙肝傳染病已被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列為重點監控的疾病之一,而做到有效地預防該病的發生應從阻斷乙肝病毒的垂直傳播做起,從而將該病有效地控制在源頭。
乙肝病毒的垂直傳播包括母嬰傳播和父嬰傳播。有關母嬰垂直傳播的途徑及相應的防治方法國內外已有較深的研究。
最近,在國內的有些研究結果表明,乙肝病毒垂直傳播中,母親不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其新生兒也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據專家解釋,事實上乙肝病毒的父嬰傳播的幾率比母嬰傳播還要大,而且更容易造成終身攜帶,但乙肝病毒的父嬰傳播目前仍然被認為是傳染病的一種傳染過程,還沒有被列為遺傳病,通過有效的治療,可以阻斷父嬰間的垂直傳播。
究竟什麼是父嬰傳播呢?
患有乙肝的男性,其精子中可檢出乙肝病毒dna,該病毒存於精子頭部細胞漿中,精子進入卵細胞,盡管其母親無肝炎,但這種受精卵在形成胚胎過程中,乙肝病毒也在不斷增殖,使這種子代成為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因而,這種乙肝病毒的傳播方式稱為父嬰傳播。
父嬰傳播與母嬰傳播又有所不同,有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感染的父親其精子已攜帶有乙肝病毒dna片段,這種dna片段可存在於精子頭部的細胞漿中,通過受精,就可以在子代細胞中繼續復制,發生子代細胞感染,引起乙肝的父嬰傳播。此外,即使受精時無乙肝病毒感染,但只要孕期夫婦生活在一起,孕婦仍一直未脫離被丈夫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險。因為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觸、孕期的性生活等均有可能使孕婦被乙肝病毒感染,進而又可通過父-母-嬰的方式感染子代,這其實是一種間接父嬰傳播。
當父親表面抗原、e抗原雙陽性者,其所生嬰兒的感染幾率可達80%以上;當父親e抗體陽性時,其後代的感染幾率為20%左右。胎兒感染乙肝病毒後,除可成為乙肝患者或帶病毒者外,還可影響胎兒正常的生長發育,可引起低體重兒、先天性疾病或畸形、流產、死胎等。因此我們應對乙肝病毒的父嬰傳播引起足夠的重視。
如果配偶健康,而hbv感染者是hbsag陽性,或者為"小三陽"、"小二陽",hbv-dna陰性並且無任何臨床症狀、肝功能正常、肝脾b超未見異常,說明hbv在體內沒有復制,傳染性極弱,這類hbv攜帶者是可以結婚的。
由於直接的父嬰傳播發生在生殖細胞階段,因此阻斷乙肝父嬰傳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孕前干預。
一.新婚夫婦在婚前要進行乙肝檢查,無論男女任何一方患有乙肝,都應進行積極治療。待病情治愈無傳染或病情穩定後方可結婚育子。而孕前母親如能成功地將乙肝疫苗免疫至抗體出現,即hbsab達到400單位以上時,此時就是最佳懷孕時期,可有效地保護孕婦和新生兒,從而可有效地減少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
二.孕期中,自孕20周產檢起每4周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可有效地中和孕婦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其目的也是進一步加強了孕婦抵抗丈夫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同時減少乙肝病毒父-母-嬰傳播的機會。
三.父親和(或)母親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其所生新生兒除按規定注射乙肝疫苗外,還應在出生後24小時內及1個月分別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一次100iu,以期更好的保護新生兒。
因此,我們提醒對於夫妻雙方僅父親有乙肝病毒感染依據的病例,應加強宣教,使其對乙肝病毒的傳播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更好的配合醫生運用合理的方法預防孕婦及子代免受父方乙肝病毒感染的發生。
我們提醒對於夫妻雙方僅父親有乙肝病毒感染依據的病例,應加強宣教,使其對乙肝病毒的傳播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更好的配合醫生運用合理的方法預防孕婦及子代免受父方乙肝病毒感染的發生。
以上介紹了乙肝的父嬰傳播及其防御辦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對此有什麼疑問,可以咨詢肝病專家,以獲得具體的詳細的解答。網的小編祝讀者朋友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