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乙肝 >> 乙肝常識 >> 乙肝的具體介紹

乙肝的具體介紹

  乙肝是乙型肝炎進一步惡化後的一種世界性疾病。但發展中國家占的比例更高一些,據統計,僅我國大約就有乙肝患者9300萬人。因此,為了減少我國的乙肝患者的數量,為了我國人民身體的健康,我就給大家具體的講解一下關於乙肝的常識,方便及早的對乙肝進行預防和治療。

  乙型肝炎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不同地區hbv感染的流行強度差異很大,據世界性衛生組織報道,全球約20億人曾感染過hbv,其中3.5億人為慢性感染者,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hbv感染所致肝肝衰竭、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hcc)。  我國於2006年進行的乙型肝炎流行病毒調查結果表明,我國1-59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為7.18%,5歲以下兒童的hbsag攜帶率僅為0.96%,據此推算,我國現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約9300萬人,其中有症狀需要治療的活動性乙型肝炎患者約為2000多萬。  乙型肝炎是血液傳播性疾病,主要經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嬰傳播及性傳播,皮膚粘膜破損傳播也有一定比例,如紋身、扎耳洞、內窺鏡檢查等,血液制品現已嚴格控制,傳播可能性大大減少,不規范輸血及血制品時才有發生。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不容忽視。隨著乙肝疫苗在新生兒中的大力推廣,及其它母嬰阻斷措施的實施,母嬰傳播得到極大控制。目前hbv-dna陽性母親分娩約有百分之九十通過干預成功阻斷母嬰垂直傳播。hbv感染不經呼吸道、消化道傳播,因此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共用電腦等辦公用品)、同住一宿捨、同一餐廳用餐及擁抱、握手、共用廁所等不會感染hbv。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未發現乙肝能經吸血昆蟲,如蚊蟲、臭蟲叮咬傳播。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時的年齡是致乙肝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圍產期(即母親懷孕後至嬰兒娩出42天內)和嬰幼兒期感染hbv中,分別有90%和25%~30%發展為慢性感染,而5歲以後感染僅有5%~10%發展為慢性感染,嬰幼兒期感染乙肝後變為慢乙肝,其自然史一般分為4個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動復制期和再活動期,各期特點為:①免疫耐受期:血清hbsag、hbeag、抗hbc三者陽性(即大三陽),hbv-dna病毒載量高,但肝功能正常,肝髒組織學檢查未見明顯肝損害,此期可維持數年甚至數十年。②免疫清除期:此期血清可以是hbsag、hbeag、抗hbc(大三陽),也可以是hbsag、抗hbe、抗hbc(小三陽),病毒定量檢測(hbv-dna)一般大於2000iu/ml(相當於104copies/ml),伴有肝功反復異常(如alt持續或間歇升高),肝組織學中度或嚴重壞死、肝纖維化等,反復或嚴重的肝損害可導致肝硬化或肝衰竭。③非活動復制期:表現為hbsag、抗hbe、抗hbc(小三陽),hbv-dna低於檢測下限,肝功正常,肝組織學無損害或有輕微損害,這標志著乙肝在機體內獲得機體免疫系統的控制,此期患者發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大大減少。④再活動期:某些處於非活動期的患者在一些誘因下可再次出現肝炎活動復發,表現為dna陽轉,肝功異常,病情加重等,這些誘因包括勞累、免疫力下降,使用免疫抑制劑或細胞毒性藥物等等,尤其是那些“小三陽”但hbv-dna仍然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容易反復出現肝炎發作,疾病進展可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hcc(原發性肝癌)。

  疾病分類

  1、按病程長短分類,乙肝可分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判斷是急性還是慢性乙型肝炎在臨床診治中十分重要,二者的治療原則不同,預後也有很大差異,有時為了區別是急慢性肝炎,往往通過肝穿病理檢查來判定。急性乙型肝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常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療,患者血液中hbsag(+)持續時間低於6個月,6個月內乙型肝炎病毒被機體免疫系統清除,hbsag陰轉,可遺留感染過hbv的血清學標志:hbe、抗hbe及抗hbs三個抗體陽性,但某些患者抗hbs出現時間較晚,低度也可能不高。急性乙型肝炎的關鍵特點是半年內hbsag陰轉。而慢性乙型肝炎如一言以蔽之就是hbv存在於機體內超過6個月。  2、按病情輕重分類,可分為乙肝攜帶者、活動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其中乙肝攜帶者分慢性hbv-dna攜帶者(大三陽,dna定量高水平但肝功正常處於免疫耐受狀態的患者)、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小三陽,hbv-dna低於檢測下限,肝功正常);活動性乙型肝炎又分為e抗原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和e抗原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又分為代償期肝硬化和失代償期肝硬化;重型肝炎又可分為急性重型、亞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  3、按有無出現黃疸(即按症狀特點),可分為黃疸型和無黃疸型,該分型多針對於急性乙型肝炎,即急性黃疸型乙肝和急性無黃疸型乙肝。

  發病機制及病理生理

  感染乙型肝炎的病毒後必然會引起機體免疫反應,從而產生不同的血清免疫學標志物,目前認為乙肝的發病機制與機體的免疫應答密切相關,尤其是體內的細胞免疫應答,而機體的年齡特點決定機體的免疫系統成熟程度,嬰幼兒免疫系統處於一個發展過程,此時清除病毒能力差,因此容易發生免疫時受而慢性化,而成人免疫系統發育完整,很容易在短期內進行免疫清除,因而表現為急性乙型肝炎,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不完全免疫耐受,hbv基因突變逃避免疫清除等情況時,亦可導致慢性肝炎,而當機體處於超敏反應,大量抗原抗體復合物產生並激活補休系統時,以及在大量炎症因子參與下,可導致大片肝細胞壞死,即發生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侵犯肝細胞,在肝細胞內定居復制,因此對於乙肝患者發病時常常表現為肝功能異常,乙型肝炎的肝外損傷主要由免疫復合物引起,如急性乙肝可以致血清樣病變是因為免疫復合物沉積於血管壁和關節腔滑膜並激活補體所致,而慢性乙型肝炎時循環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血管壁,導致膜性腎小球腎炎伴發腎病綜合征,臨床叫肝腎綜合征。

1 2 3 4 下一頁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