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小痛,很多人習慣自我判斷、自我藥療。也因此產生了諸多不合理用藥的問題。特別是在某些疑難病如乙肝等疾病的治療上,更是問題百出。
用藥不對症
肚子痛用什麼藥?止痛藥?止瀉藥?消炎藥?胃藥?其實,擅自用哪一種都可能是錯誤的選擇。要知道,腹痛的原因有數十種,缺乏醫學專業知識的普通百姓,怎能輕易判斷自己腹痛的病因,又怎能做到對症用藥呢?
美食中的乙肝幫凶
同樣的道理,有些患者,特別是那些久病成醫的“老”病人,自認為對某某疾病很了解了,所以就自已選藥吃藥,如有些乙肝病人會根據經驗認為某某藥抗病毒或者保肝作用明顯,於是在乙肝復發時就服用某藥自行治療,結果呢,不但病沒減輕,甚至還可能會越來越重。
從大的方面來看,首先應在疾病的不同階段要運用不同的治療手段。
以乙肝的治療為例,許多人認為,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在未查明病毒在體內復制情況時,就應立即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但有研究表明,過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乙肝,效果並不好。其原因是:1.體內沒有病毒復制時,使用抗病毒藥是無效的。2.體內的免疫細胞處於“麻痺狀態”(免疫耐受)時,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較差。3.不考慮病情,過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往往可增強乙肝病毒對藥物的耐受性,或使病毒發生變異。4.過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並不能起到防止肝髒發生纖維化的作用。
另外,有些藥物適合飯前用(如抑酸劑、保護胃黏膜的藥物等),而有些藥物適合飯後用(阿司匹林這類的解熱鎮痛藥);還有降壓藥的使用,並不是總在飯前或飯後用,這樣容易導致血液中藥物濃度不均,如有的藥一日服兩次,應每隔12小時1次;每日服3次的藥,需每隔8小時服1次。
[1]'>下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