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的母嬰間傳播是我國乙肝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並成為急需解決的重要難題,也是我國“九五”攻關的課題之一。大連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婦產科教授張新宇主持的一項研究課題“乙肝病毒宮內感染途徑及對胎兒的影響的研究”日前通過了專家鑒定。本項研究證實了被乙肝病毒感染的母親單個核細胞可以通過胎盤感染胎兒的傳播機制,並找到在孕婦、新生兒中進行乙肝病毒大規模篩查的新方法。
乙肝病毒母嬰間的傳播途徑有宮內感染、產時感染、產後感染三種,而乙肝病毒宮內感染是母嬰間傳播的最主要途徑。乙肝病毒的宮內感染是指患乙型肝炎母親在懷孕期間,使胎兒在母體即感染了乙肝病毒,但究竟通過什麼途徑感染,以往尚不清楚。張新宇等采用ELSI A法和PCR技術,對孕婦外圍血、新生兒臍帶血中的乙肝病毒存在情況進行了分子水平的研究。證實被乙肝病毒感染的母親單個核細胞可以通過胎盤感染胎兒。本項研究在國內首次應用新生兒臍血的單個核細胞中的HBV-DNA來檢測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大大提高了診斷的陽性率。尤其是提出采用乙肝病毒血清標記物加單個核細胞的HBV-DNA法,可提高宮內感染診斷的准確性,為我國乙肝病毒宮內感染的早期診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據介紹,患有乙型肝炎的母親,在懷孕期即可通過宮內臍血穿刺,通過HBV-DNA法檢測胎兒臍血,確診胎兒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以便及早進行干預治療,這正是專家們下一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