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一種普遍的臨床跡象,而非一種僅僅的病症。其臨床病狀輕者無症狀,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正常人的肝內總脂肪量,約占肝重的5%,帶有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膽固醇及膽固醇脂。脂肪量超出5%為細微脂肪肝,超出10%為中度脂肪肝,超出25%為首要脂肪肝。
當肝內總脂肪量超出30%時,用B超才可以檢測出來,被B超檢查明確診斷為“脂肪肝”。而脂肪肝病人,總脂量達成40%-50%,一些達60%之上,多半是甘油三酯及脂酸,而磷脂、膽固醇及膽固醇脂只少許增大。
病因
1. 酒是禍首,長期飲酒,導致酒精中毒,致使肝內脂肪氧化減少,慢性嗜酒者近60%發生脂肪肝,20%~30%最終將發展為肝硬化。
2. 長期攝入高脂飲食或長期大量吃糖、澱粉等碳水化合物,使肝髒脂肪合成過多。
3. 肥胖,缺乏運動,使肝內脂肪輸入過多。
4. 糖尿病。
5. 肝炎。
6.某些藥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損害。
臨床表現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多樣,輕度脂肪肝多無臨床症狀,易被忽視。
據記載,約25 %以上的脂肪肝患者臨床上可以無症狀。有的僅有疲乏感,而多數脂肪肝患者較胖,故更難發現輕微的自覺症狀。因此目前脂肪肝病人多於體檢時偶然發現。
中重度脂肪肝有類似慢性肝炎的表現,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惡心、嘔吐、體重減輕、肝區或右上腹隱痛等。
肝髒輕度腫大可有觸痛,質地稍韌、邊緣鈍、表面光滑,少數病人可有脾腫大和肝掌。當肝內脂肪沉積過多時,可使肝被膜膨脹、肝韌帶牽拉,而引起右上腹劇烈疼痛或壓痛、發熱、白細胞增多,易誤診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術。
脂肪囊泡破裂時,脂肪顆粒進入血液也可引起腦、肺血管脂肪栓塞而突然死亡。若肝細胞脂肪堆積壓迫肝窦或小膽管時,門靜脈血流及膽汁排洩受阻,出現門靜脈高壓及膽汁淤積。因急性化學物品中毒、藥物中毒或急性妊娠期脂肪肝,其臨床表現多呈急性或亞急性肝壞死的表現,易與重症肝炎相混淆。
此外,脂肪肝病人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膚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覺異常等末梢神經炎的改變。少數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腫、電解質紊亂如低鈉、低鉀血症等,脂肪肝表現多樣,遇有診斷困難時,可做肝活檢確診。
治療
到目前為止,尚無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藥物。一般常選用保護肝細胞、去脂藥物及抗氧化劑等,如維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膽酸、水飛薊素、肌苷、輔酶A、還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鹼乳清酸鹽、肝泰樂,以及某些降脂藥物等等。
上述藥物雖然很多,但大多仍需要進一步驗證其療效以及安全性,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選用,切不可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