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過去在我國少見,因而對它的了解研究也少。但近年來有迅速增加的趨勢,且已成為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重要的前期病變之一。
正常人每100克肝濕重約含4~5克脂類,其中磷脂占50%以上,甘油三酯占20%,游離脂肪酸占20%,膽固醇約7%,其余為膽固醇酯等。當肝細胞內脂質蓄積超過肝濕重的5%,或組織學上每單位面積見1/3以上肝細胞脂變時,稱為“脂肪肝”。
根據肝髒脂肪的含量,可將脂肪肝分為三度:輕度(含脂肪5~10%)、中度(含脂肪10~25%)和重度(幾乎所有肝細胞均發生脂肪變)。又根據肝組織是否伴有炎症將脂肪肝分為三期:Ⅰ期為不伴炎症的“單純性脂肪肝”;Ⅱ期為伴有匯管區炎症和纖維化的“脂肪性肝炎”,Ⅲ期為完全纖維化,假小葉形成。即“脂肪性肝硬化”。
肝內貯脂量占肝重5%以上或組織學表現為30-50%以上的肝細胞脂肪變性即可診斷為“脂肪肝“。但在臨床中多不能以肝組織活檢來診斷,血液生化指標也難與脂肪肝病變程度一致,因此B超、CT、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測成為十分重要而實用的臨床診斷手段。
(1)B超檢查:彌漫性脂肪肝在B超圖像上有其獨特的表現,高回聲斑點,有人稱之為“明亮肝”。肝髒輕度或中度腫大。B超可檢出肝脂肪含量達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達50%以上的脂肪肝,超聲診斷敏感性可達90%。
(2)CT: CT值的高低與肝脂肪沉積量呈明顯負相關,因脾髒CT值常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參考標准。CT對脂肪肝的診斷具有優越性,其准確性優於B超,但費用昂貴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處。
(3)磁共振(MRI):磁共振及肝動脈造影主要用於超聲及CT檢查診斷困難者,特別是在局灶性脂肪肝難以與肝髒腫瘤鑒別時。
確診脂肪肝的“金標准”是肝穿刺活檢組織細胞學檢查。但是對於肥胖者不必進行肝穿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