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雖不像感冒那樣平常,但卻形影不離、死纏那些生活習慣不良者、防癌知識欠缺者。注意啦,癌症不具備任何傳染性,這一觀點老套了。
宮頸癌者99%以上攜帶HPV病毒
傳染病毒:HPV人體乳頭瘤病毒
傳染途徑:性傳播途徑、密切接觸、間接接觸(通過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醫源性感染(醫務人員在治療護理時自身感染)、母嬰傳播(由嬰兒通過孕婦產道的密切接觸)
宮頸癌患者99%以上都攜帶有HPV病毒,即人體乳頭瘤病毒,一種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HPV病毒抵抗力強,能耐受干燥並長存活,僅通過高溫加熱或經福爾馬林處理才可滅活。
另外,HPV病毒只對女性敏感,在由性行為感染到男性後,除了可能提高男性生殖器癌發病率,一般不會產生任何症狀,但HPV病毒卻會通過感染男性,再傳染給該男性的下一個女性伴侶,誘發宮頸癌。
“宮頸癌病因明確、篩查方法較完善,是一個可以預防的腫瘤。”陳亦樂認為,宮頸癌的預防包括兩方面:一是從發病的病因、高危因素及組織學發病機制上進行預防;二是進行防癌普查,通過篩查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早期治療。此外,提倡晚婚晚育和少生、優生,推遲性生活的開始年齡和首次生育年齡,減少生育次數,均可降低宮頸癌的發病幾率。注意經期衛生和性衛生。
目前,只有預防性的疫苗等可以預防4種HPV病毒類型感染。男性過長包皮的環切術是預防女性宮頸癌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防止男性自身感染各類性病的重要措施。
乙肝病毒最容易引發肝癌
傳染病毒:乙肝病毒
傳染途徑: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
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如果有肝功能異常,即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是肝癌的高危因素,但並不是所有的乙肝病人最後都演變成肝癌,只是高危人群。有少數乙肝病人長期不愈,漸漸發展成為肝硬化,其中的少數病例發展為肝癌。
根據研究發現,肝硬化中75%~80%是由慢性乙肝發展來的。所以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被稱為“肝病三步曲”。
臨床已經證明,80%的肝癌患者患病的誘因,是乙肝病毒的傳播,有些人一家人都是乙肝患者,母嬰血液渠道將乙肝病毒傳給女兒,女兒結婚後再由母嬰血液渠道將乙肝病毒傳給下一代,而丈夫的乙肝病毒則來源於與妻子的性生活。
由於乙肝病毒最易引發肝癌,吳飛躍指出:“這種無常識、無意識的傳染現象,導致現在肝癌家族不少。”不過由於各種綜合原因,比如經濟落後的地區,百姓防癌意識差,防癌知識非常欠缺,因而造成家族式肝癌,這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從預防上,應及時注射疫苗,感染後要積極治療,注意注射、接種、文身等使用的各種醫療器具,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
幽門螺旋桿菌是致胃癌的要因
傳染細菌:幽門螺旋桿菌
傳染途徑:口對口傳播、噴嚏傳播
早期胃癌的表現,類似於胃病的症狀,如反酸、惡心、厭食,體重下降,貧血等。生活中,當出現類似症狀時,人們往往在沒有對疾病做確診的情況下,便根據自身症狀自認為是胃病,而自行服藥,這種盲目性常常會掩蓋疾病的真實症狀,延誤病情,此類患者最終被確診胃癌時,九成以上為晚期。
有胃病家族史、又反復出現胃痛症狀的人,應提高警惕。而那些生活無規律、工作緊張繁忙,且長期吃腌制品或發霉食物的人,更應及時體檢,進行排查。
常食不新鮮食品,如霉變食物、過期變質罐頭、防腐劑超標的食物等;不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導致營養缺乏,抵抗力下降;低蛋白膳食使胃黏膜的修復能力下降;暴飲暴食,喜食干、硬、燙食和辛辣食物,進食過快等,這些不良習慣有的可導致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屏蔽此推廣內容而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發生的重要相關因素。有的可使某些致癌化學物質進入體內或直接破壞胃黏膜,還有的如吸煙酗酒、喜食過燙食品,則直接破壞胃黏膜,導致胃潰瘍、慢性胃炎的發生,長期發展下去可演變成胃癌。
“改變胃癌的遺傳因素目前還很難,但改變不良的衛生習慣、飲食習慣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歐陽永忠強調,這樣就能降低胃癌的發生率。
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應避免口口喂養幼兒;患者在與人親吻時也需注意;患者打噴嚏時,旁人應轉身,保持1米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