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管理重頭戲:降病毒
從組織學改善看,由於乙肝病毒持續感染會通過炎症反應導致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的發生。而多項研究證實,長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可延緩和逆轉肝纖維化,並減少肝癌發生風險。
從治療目標看,國內外指南均將慢性乙肝治療最終目標定義為預防疾病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質量。即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病毒,減輕肝細胞炎症壞死及肝纖維化,延緩和減少肝髒失代償、肝硬化、肝癌及其並發症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
因此,慢性乙肝的治療也是一個長期的管理過程。而將病毒盡可能降低就是乙肝治療長期管理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短期來說,病毒復制可迅速被控制,肝髒炎症可緩解;長期來看,耐藥發生風險小,疾病進展就可被延緩,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率將大大降低。
一項歷經六年的臨床研究數據表明,在核苷初治患者中,使用強效降病毒藥物博路定?(恩替卡韋片),100%患者的乙肝病毒載量降到不可測水平,96%的患者肝髒炎症明顯好轉,88%的患者肝纖維化明顯減輕,所有肝硬化患者的肝纖維化都有所改善。
長期管理四大制勝因素
如何成功地進行慢性乙肝長期管理?那就必須考慮4大關鍵因素,即療效、耐藥風險、安全性和患者依從性,以初始治療的選擇及耐藥的預防與管理尤為重要。”
無論是孩童成長教化還是駕車行路遠征都講究完美起步。因為邁出的第一步便可決定未來走向。對於乙肝治療之路,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治療初始選擇就需要慎之又慎,三思而後行。初始藥物的選擇應綜合考慮藥物療效、安全性、耐藥風險、患者依從性及費用可承受性,這是長期管理成敗的關鍵。而對乙肝病毒的抑制能力和耐藥發生率又是初治選擇評估的重點,即初始治療方案要著眼於兩個“全程降低”:全程強效降低病毒,全程降低耐藥風險。
在治療初始就選擇能迅速、持久地把病毒降至不可測的藥物是達到良好治療效果的基礎。雖然也會遇到耐藥這樣的障礙,但只要用對方法即巧用防耐藥管理策略,也可以巧妙降低耐藥風險。但有些患者缺乏“長遠”眼光,即使經濟條件許可,仍只顧著比較藥物眼前的成本價格卻不敢用抗病毒作用強耐藥低卻價格稍貴的藥物,殊不知低價藥治療失效或耐藥發生所帶來的加藥或換藥成本遠可能高於預估。對於初始治療“一降一防”策略,國內外指南也已有明確闡述。比如,2010年版中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慢性乙肝口服抗病毒治療即要謹慎選擇核苷(酸)類藥物,如條件允許,開始治療時宜選用抗病毒作用強和耐藥發生率低的藥物。目前國內上市的如恩替卡韋具有較強的抑制病毒能力和較低的耐藥性強效低耐藥的抗病毒藥物。一項針對博路定?(恩替卡韋片)研究發現,初治患者接受博路定治療6年後,6年累積耐藥率僅1.2%。
事實上,不少身臨乙肝抗戰第一線的患者已經開始意識到“一降一防”的重要性。比如今年的一項大型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質量調查結果就顯示:如果有兩個抗病毒藥物,藥物甲:降病毒效果強、耐藥率低、費用較高;藥物乙:降病毒效果較弱、耐藥率高、費用較低,超半數受調查者(58.62%)願意選擇強效低耐藥藥物甲,有15.67%的患者選擇藥物乙,其他的患者表示不好作選擇。也就是說有超過半數患者願意選擇強效低耐藥哪怕是費用較高的藥物。
藥物安全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核苷類藥物的總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某些藥物也存在一些特殊的不良反應。這也是需在治療過程中加強監測和隨訪的原因。
患者依從性對成功的長期管理也非常關鍵,耐藥的發生、病情的復發等很大程度上與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不佳有關。因此加強醫患溝通和患者教育也是提高患者依從性的有效手段。
慢性乙肝患者均須長期管理,初始治療選擇及預防和管理耐藥對長期管理尤為重要。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初始治療盡可能選擇抗病毒作用強、耐藥發生率低的藥物。不但有利於長期管理,而且在我國整體患者人群中減少耐藥株的發生都有益處。肝病治療“走好第一步”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