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是一種泛嗜性病毒,除侵犯肝髒外,侵犯胃粘膜為其常見的肝外損害,而乙肝患者伴隨胃痛常食乙肝病毒引起的胃粘膜損害所致。
陳患乙肝一年多,經中西藥物治療後,乙肝“兩對半”中表面抗原(HBsAg)、e抗體(HBeAb)、核心抗體(HBcAb)三項陽性,即俗稱的“小三陽”,肝功能正常,但仍有上腹部不適、腹脹、返酸、納差及惡心症狀。小陳並未在意,以為還是肝炎的症狀。有一次,小陳的症狀加重了,他不得不去看醫生。醫生建議做胃鏡檢查。結果,胃鏡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
小陳不明白,為什麼患乙肝後會造成慢性胃炎呢?醫生解釋道,這是乙肝病毒引起的胃粘膜損害所致,乙肝病毒是一種泛嗜性病毒,除侵犯肝髒外,侵犯胃粘膜為其常見的肝外損害。乙肝並發胃粘膜損害的發生率高達100%。且粘膜病變彌漫而廣泛,以胃底、胃體部為主。乙肝合並慢性胃炎的發生率達70%~80%。合並消化性潰瘍病的發生率達30%左右。
乙肝病毒造成胃粘膜損害的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乙肝病毒存在於胃粘膜上皮細胞內,由於乙肝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在細胞中沉積而引起炎症反應,從而削弱和破壞了胃粘膜的屏障保護作用。
②患乙肝後,胃酸形成的功能紊亂,導致胃酸過多,過多的胃酸會損害胃粘膜,胃酸過多與胃饋瘍的發生相關。
③免疫功能紊亂,產生自體免疫反應,導致胃粘膜損害。
④肝功能受損後,肝髒對激素的滅活功能減退,白蛋白的含量降低,這就減弱了對胃粘膜的修復能力。
⑤藥物刺激所引起。乙肝患者,特別是慢性乙肝患者需較長時間服藥。病人求愈心切,往往服藥種類過多,或幾種藥同時服下,忽視了藥物間的相互作用會對胃粘膜產生刺激。有些藥物本身就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特別是有些苦寒性中草藥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⑥有些慢性乙肝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門脈高壓,使胃血流緩慢,胃粘膜下淤血,胃粘膜因缺血缺氧及營養障礙而致損害。
乙肝患者出現消化道症狀,如上腹部不適,中上腹隱痛、腹脹、返酸、納差、惡心及嘔吐時,常被誤認為是肝炎本身的症狀,這應當引起注意,及時做胃鏡檢查,以明確是否伴有胃粘膜損害。乙肝患者,在治療肝病服用保肝藥時,要盡量避免服用對胃粘膜有刺激,有損害的藥物,根據病情、病程、年齡及胃鏡觀察結果,考慮選用甲氰咪胍(西米替丁)、硫糖鋁、慶大霉素及助消化藥物等口服,這樣有利於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減輕或消退消化道症狀。純中藥胃蘇沖劑對慢性乙肝引起的胃粘膜損害有很好的療效,它能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酶活力,增強胃蠕動,對胃粘膜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同時,飲食上避免辛辣食物的刺激,戒除煙酒,對保肝健胃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