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7日舉行的2015中國器官移植大會暨第二屆中國器官移植醫師年會上,大會主席、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會長鄭樹森院士指出,器官短缺、排斥反應、腫瘤復發、免疫抑制劑毒副作用等,是影響肝移植受者和移植物長期存活的主要原因。拓展供肝來源,確保免疫抑制最小化,實施重肝肝移植新策略,建立肝移植技術新體系,是目前肝移植領域亟待突破的四大方向。
據介紹,目前我國終末期肝病患者約有800萬人,肝移植是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鄭樹森表示,心死亡供肝已成為肝移植的主要來源,其最大缺陷是心髒停搏對肝髒造成的缺血損傷。心死亡供體移植1年後,受者總體膽道並發症發生率高達47%,比腦死亡供體移植(26%)高近1倍;同時,缺血性膽管病變發生率約為34%,而腦死亡供體移植僅為1%。因此,一方面應該推動以腦死亡為主,心死亡和心腦死亡相結合的器官捐獻體系;另一方面,要通過對供肝質量評估、優化供肝保存條件、改進外科技術等手段,提高邊緣供肝、心死亡供肝移植的療效。
對於肝移植術後免疫抑制劑的使用,鄭樹森認為不能完全照搬國際經驗。目前,國際上推薦移植術後1個月,患者免疫抑制劑血藥濃度要達到10納克/毫升~15納克/毫升,但我國研究已證實,將上述濃度降低至5納克/毫升~10納克/毫升,非但不增加排斥反應的發生率,反而有利於降低術後乙肝復發、腫瘤復發及感染等風險。基礎及臨床研究均已證實,部分獲得肝髒免疫耐受的肝移植受者完全可以實現停用免疫抑制劑。
鄭樹森說,我國還需要在供體選擇、手術術式及技巧等方面構建新的技術體系。例如,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等也被證明療效可靠,可成為供體來源之一;肝動脈、門靜脈、肝靜脈及膽道重建等技術創新,能夠顯著提高復雜肝移植的成功率,降低術後並發症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