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布的瑞典一項大樣本雙生子研究廣受關注。該研究調查了1900年至1958年出生的43141對雙生子,分析該組資料顯示,膽石病成因中遺傳因素占25%。雖與以往結論有一定差異,但都強烈支持遺傳因素在膽石病發生中的作用。
膽囊膽固醇結石病(簡稱膽石病)發病機制涉及體內脂質代謝紊亂和成核異常。目前的臨床研究認為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2004年國際膽石病會議上提出膽石病的發病模式為:環境因素占40%;遺傳因素占50%,其中絕大多數為多基因遺傳,僅0.1%以下為單基因遺傳因素;還有10%的隨機事件。而最近公布的瑞典大樣本研究結果也基本肯定了這個觀點。
發現致石基因
膽石病遺傳機制研究起始於小鼠Lith基因。1995年國外學者將抗成石小鼠與易成石小鼠交配形成子代小鼠F1,再與親代抗成石小鼠回交,135個子代小鼠中102個形成膽石,33個未成石,成石與未成石之比為3∶1,提示膽石病的多基因遺傳特征。通過全基因組掃描發現,至少有2個基因與膽石病連鎖。自膽石病研究以來,這是第一個與膽石形成相關的基因位點,命名為致石基因(lithogenicgene),簡稱Lith1基因,因此該研究也就成為膽石病研究史上的裡程碑。至今共發現23個小鼠Lith基因。
國際上膽石病家系的首次全基因組掃描工作由美國學者在2006年完成。他們通過39個美國墨西哥裔膽石病家系的研究,發現1號染色體短臂存在膽石病致病基因位點。同期,國內瑞金醫院對12個漢族膽石病家系進行全基因組掃描連鎖分析,在3、4、9和11號染色體上發現膽石病致病基因連鎖位點。實驗研究和臨床研究都證實,膽石病的發生與多基因相關,不同人群的成石易感基因可能存在差異。
致石基因涉及肝、膽、腸
目前,在小鼠模型和人類染色體定位的膽石病候選基因按功能分為6類,主要分布於肝髒、膽囊和小腸3個髒器,多數與脂質代謝相關。研究顯示膽石病膽汁膽固醇過飽和的原因與肝髒膽小管側膜膽固醇轉運蛋白,即ATP結合盒(ABC)G5/G8的表達增加有關。另一重要信息是,HDL來源的膽固醇是經ABCG5/G8分泌到膽汁。最近發現,參與膽固醇轉運的蛋白ABCG5/G8不但在肝髒和腸道上皮表達,同時也在膽囊黏膜表達,負責將膽囊上皮細胞內的膽固醇轉運回膽囊腔。膽石病人膽囊ABCG5/G8的mRNA表達明顯升高,限制了膽囊上皮對膽汁膽固醇的重吸收,進一步增加膽汁膽固醇的過飽和。這些結果較好地解釋了膽石病人過膽固醇飽和膽汁的發生機制。
探索小腸對膽石病的影響
小腸不僅是食物吸收的重要部位,也參與體內脂類物質的攝取和轉運,膽固醇主要在十二指腸和近段空腸攝取,膽汁酸則在回腸末端攝取。目前對小腸在膽石病形成中作用的認識尚淺,究竟小腸僅作為環境因素(主要是飲食結構)作用於機體的介導,抑或同時還存在遺傳因素(小腸膽固醇吸收率)的影響。動物實驗結果顯示高膽固醇飲食和高膽固醇吸收率分別是兩個獨立的膽石病危險因素。敲除小鼠膽固醇吸收路徑中的特定基因,會導致膽固醇吸收率明顯降低,膽汁膽固醇飽和度下降。
膽石病的遺傳機制錯綜復雜,目前對少數由單基因缺陷引起的膽石病認識較清晰,但多數膽石病的發生與多基因遺傳有關,目前的相關研究還缺乏突破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