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也日益關注,肝功能輕度異常以往在門診保肝治療後恢復正常,也就不刨根問底,少部分也搞不清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成了一筆糊塗賬。
最近我們收治了一些肝功能反復損傷的患者,經磁共振檢查後,發現有不少人是因為膽總管結石造成膽總管下端梗阻,導致膽汁流出不暢,從而引起肝功能損傷。還有些患者被當成慢性肝炎一直在治療,結果肝功能異常總是反復,給病人平添精神上無窮壓力和生活的苦惱。也有些人多年一直存在間歇上腹部隱痛不適,在醫院一直被當成胃炎治療,但症狀總不能完全緩解,病痛如影隨行,給患者帶來無盡的煩惱。經進一步核磁共振胰膽管成像檢查後,證實均是有膽總管下端結石引起間歇性梗阻引起的,不用開腹,經微創手術取出結石後,症狀完全緩解。
膽石症是一個古老又常見的疾病。國內報道膽囊及膽總管同時存在結石者占膽石病例的5%~29%,平均18%。國外報告膽囊結石病人的膽總管含石率為10%~15%,並隨膽囊結石病程延長,繼發性膽總管結石相對增多,近年來呈上升趨勢。膽總管結石可來自於膽囊或肝內膽管,也可原發於膽總管,原發性膽總管結石,西方國家很少見,東方各國多發。不管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結石,這類結石反復排出,或梗阻膽道導致感染,或合並乳頭炎性狹窄,或並發膽源性胰腺炎,危害極大。較小的膽囊結石可經膽囊管墜入膽總管,形成繼發性膽總管結石症,降落的結石如果小於5毫米很容易排出體外,較大結石可能會阻塞膽總管,導致肝髒每天平均分泌約800多毫升的膽汁不能順暢排出小腸,造成膽道內壓增加,膽汁倒流致肝細胞功能受損,引起阻塞性黃疸及膽管炎。
黃疸的深淺隨結石嵌頓程度而異,因為膽總管內結石像活塞一樣,可上可下,使黃疸呈現“間歇性”,畢竟完全性嵌頓阻塞還是比較少見。80%的人有持續性上腹部隱痛,可放射至背部、右上腹或左上腹,引起消化不良、腹脹暖氣、厭油,或惡心嘔吐,與胃炎、膽囊炎確實難以區別。如果結石阻塞膽管胰管共同開口處,膽汁倒流入胰腺,就會引起急性胰腺炎。因此,膽管結石患者一定要及時醫治,以免危重症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重症胰腺炎的發生,無辜增加病死率。
臨床上最常見的B型超聲波檢查雖然價廉無創,對膽囊結石的准確率達98%,但因受十二指腸等空腔髒器的影響,對膽總管結石特別對十二指腸後段下端膽總管難以顯示。而磁共振膽胰管造影(MRCP)是一種無創、不需造影劑,可以良好顯示膽、胰管的管道系統,能顯示膽總管內結石。二十年前,臨床上均采取開腹探查取石進行治療,不僅住院時間長、損傷大,而且容易殘留結石,文獻報道殘石發生率可達10%,對患者的創傷依然很大,患者痛苦異常。因此,臨床醫生一直在尋找降低殘石率、減少創傷的治療方法。近十幾年來由於十二指腸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技術、括約肌切開取石技術的出現,取石器械越來越精巧、醫師在內鏡下取石術的操作技巧越來越高超,內鏡下膽總管取石術已逐漸取代傳統的外科手術而成為治療膽總管結石的首選方法。這正是現代醫學發展給患者帶來的福音。
與傳統的外科手術相比,內鏡下膽總管取石術具有不需麻醉、創傷小、痛苦小、康復快、安全性好、費用低等優點。尤其對於那些高齡、體弱病重而不能耐受外科手術,或曾經作過膽囊切除術的膽總管殘留結石或復發性結石的患者更為適合。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難治性的慢性肝炎,上腹部不適,千萬別忘了膽總管結石這個罪過禍首,記得一旦發現膽總管結石,不管其有否臨床症狀,均必須予以積極治療,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