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沒成功,肝卻中毒了!”近日,有報稱道一位女士在路邊買了一些減肥“中藥材”,吃了一段時間後,不但沒有減肥,身體卻出現不適。路邊兜售的“中藥材”,到底是不是中藥,到底質量能否保證?到底能不能減肥?到底會對肝髒造成多麼嚴重的損傷,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事件回顧:吃“減肥中藥‘毛果’”導致肝中毒
據該女士介紹,她在路上見有人兜售一種叫“毛果”的中藥材,便好奇地湊了上去。“那商販一看到我就兩眼放光,因為我比較胖,她說這中藥材對減肥特有效。”程女士說,當時,有幾個圍觀的人說,自己買過效果挺好的,她聽後就動了心。
“花了600多元買了一小袋‘毛果’,按商販的說法每天熬水喝,體重沒怎麼降下來,人卻病殃殃了。”程女士說,後來去醫院檢查,醫生讓她檢查肝功能,一查嚇了一跳,自己的肝功能異常。後來,醫生問她最近吃了什麼,她說一直在喝“毛果”藥,醫生懷疑她是喝藥喝出了肝中毒。
中醫提醒:吃中藥減肥中毒,該中藥要麼沒炮制,要麼是假的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藥物性肝損傷已經上升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有資料顯示,在美國,藥物性肝損傷約占住院肝病患者的5%,占成人肝病患者的10%,還有大約25%的爆發性肝衰竭是由藥物引起的。有統計數據表明,藥物性肝損傷占收到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的20%,僅次於皮膚過敏的不良反應報告統計。
在路邊買了一些所謂“神藥”,如果真是中藥材,那麼能吃出肝中毒嗎?中醫專家鄭俊謙表示,正規醫院的中藥材,都是經過炮制的,炮制後的藥材,毒副作用小,按量服用,基本不會出現肝中毒現象;如果是未經炮制的中藥材或是假冒藥材,在熬服後,確實可能出現肝中毒現象。
“對路邊小販兜售的那些所謂中藥材,我也關注過。”鄭俊謙表示,這些所謂的中藥材大多沒有經過炮制,要麼就是用一些植物的根莖切割後冒充中藥材叫賣。
“不要輕信所謂的‘民間秘方’和‘神藥’,也不要認為服中藥就可快速減肥。”鄭俊謙提醒,對路邊兜售的所謂“神藥”應當心,上當也只是損失些錢財,但要是吃出問題,非但治不了病減不了肥,還會傷身害體。
目前臨床確診為藥物性肝損傷患者100例的臨床資料,中藥類占24%,為各種導致肝損傷藥物種類之首,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那麼如何防止和早期發現濫用藥物導致的肝髒損害呢?
用藥時需定期檢查肝功能
不少市民以為,中藥就無副作用,所以盲目追求中藥偏方、秘方。但近年來的資料也表明,中草藥所引起的肝損傷也比較多見,“是藥三分毒”,市民都該予以重視。
據國內外資料記載,像抗生素、激素類藥等大約有500多種常用藥物,一旦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也可能對肝髒造成傷害。特別是在不恰當地連用兩種以上藥物時,毒性更會增強。但藥物性肝損傷與甲肝、乙肝等有一定區別,大多為患者自身用藥不當所致,沒有傳染性。專家建議,如果藥物引起的肝髒損害屬輕度或中度,應減少或停服原來的藥物,進行保肝治療。一般在1至3個月後,肝功能即可恢復;一旦發生重度症狀,應立即住院治療。
專家還提醒,在用藥時,需定期復查肝功能,早發現可及時進行保肝等輔助治療,把損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如何預防藥物性肝損傷?
1、醫生和患者都應熟悉所用藥物的性能和不良反應,盡量少用或不用肝毒性藥物;
2、對原有藥物過敏史及肝、腎疾病的患者,用藥更要謹慎,盡量少用藥;
3、新藥物使用時,一定要定期檢查肝功能,監測各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聯合用藥時,需考慮到藥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肝損害疊加。
臨床上常引起肝損害的中藥可以分為幾下幾類,健康人群以及有肝髒損害的人群,如果正在使用或者即將使用這些中藥材的時候,請一定要注意。
1、植物類
黃藥子、川楝子、望江南子、油桐子、蒼耳子、蓖麻子、雅膽子、雷公籐、龍葵、番瀉葉、大黃、澤瀉、山道年蒿、紅茴香、桑寄生、姜半夏、棉籽、薄黃、千裡光、紫金牛、農吉利(野百合)、白芨、元胡、防已、金不換、艾葉、虎杖、石榴皮、酸棗根皮、五倍子、巴豆、相思子、貫眾、歐亞薄荷、地榆、水田七、土三七、蘇鐵、芸香、冬青葉、四季青、桑樹、丁香、合歡皮、土荊芥、大楓子、天花粉、貓尾草、肉豆蔻、麥角、商陸、罂粟、烏頭、常山、石蒜、麻黃、黃芩、廣豆根、芫花、蛇莓、白果、及已等。
2、動物類
紅娘子、魚膽、青娘子、斑蝥、蜈蚣、穿山甲等。
3、礦物類
膽礬、黃丹(密陀僧)、硫磺、雄黃、砒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