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敢喝水:肝病腹水患者雖然腹腔中有大量的積水,但血液中的有效循環血量是不足的,所以患者多伴有口干舌燥,而很多患者由於懼怕腹脹而終日不敢喝一滴水,這是不正確的,會導致體內的嚴重脫水。形象地說就是體內“旱的旱,澇的澇”。
2、禁鹽:很多病人不懂得限制食鹽攝入的道理,腹水患者應該嚴格限制氯化鈉(食鹽)的攝入,因為體內鹽過多水就必然多,這就像用鹽腌蘿卜一樣,鹽多了出水就多,所以不但西醫講究限鹽,中醫也歷來講究限鹽。有些腹水的病人因為食欲不好就吃鹹菜,這是非常不正確的。
另外有一些病人則限鹽過度,導致體內出現嚴重的低鈉血症,因為利尿劑會排掉很多的鈉,如果在大量利尿的同時過度限鹽則會導致嚴重的電解質紊亂。
鹽的攝入多少應該根據利尿劑的用量,每日總尿量以及血中鈉離子的濃度來定,所以腹水患者應定期監測體內血鈉的濃度來絕對鹽的攝入量。
3、恐懼放腹水:穿刺放腹水雖然屬於治標的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腹水的產生,但有的情況下是必須的。第一是初診的患者,必須做診斷性穿刺,醫生根據腹水的化驗結果可以指導治療方案的選擇。所以完全拒絕放腹水是不對的。第二種情況是腹水的量非常大,已經對腎等重要器官造成了嚴重的壓迫,導致利尿劑效果差,這種情況下需要通過放腹水達到減壓的效果,以增強利尿劑的療效。第三者情況是嚴重的腹腔感染,感染的腹水必須盡量抽出來以增加抗感染藥物的作用,盡快控制腹水。
4、依賴放腹水:有些患者由於頑固的腹脹在放腹水後馬上能緩解腹脹,因而產生對放腹水的依賴,甚至一天不放都不行。而大量的、過於頻繁的放腹水不但能夠丟失很多的白蛋白等營養物質,如果得不但及時補充會導致越抽越脹,抽得勤,脹得快;同時還可能誘發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嚴重並發症。
5、利尿劑的使用
腹水患者出院後往往在家自服利尿劑,由於缺乏醫生的指導會出現很多誤區,影響治療效果並導致復發。
⑴尿越多越好:有些病人急於求成,或在病情好轉後仍大量服用利尿劑,腹水病人的尿量最好控制在每24小時3000毫升以下,並非越多越好,過度利尿可能導致電解質紊亂,腎功能損害及肝性腦病等。
⑵利尿不足:有些病人自覺腹脹不明顯就過早停用利尿劑,導致體內殘留腹水成為細菌的培養基,停藥後短期內腹水復發。利尿劑的使用在病情緩解後應逐漸減量,最終停用,腹水是否完全消退不應靠感覺,而應采用B超檢查更准確。
⑶用藥不正確:目前治療腹水常用的藥物是呋塞米(速尿片)和螺內酯(安體舒通片),二者的比例應為2:5為好,這樣一個排鉀,一個保鉀,不容易出現低鉀且效果較好。如腹水量少可以但用螺內酯。如單用呋塞米則不正確,容易出現低鉀。有些病人擔心螺內酯會促進乳腺增生,雖然該藥確實有這方面的副作用,但男性乳腺增生主要是由於肝髒滅活雌激素的作用喪失所致,故臨床用藥時應把電解質紊亂作為更重要的因素考慮進去,而不能因噎廢食。
6、補充白蛋白:有效病人因為自己白蛋白低而大量進食高蛋白食物,如大魚大肉等。然而肝病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合成功能障礙,而不是攝入不足,過量攝入高蛋白飲食不但增加胃腸道及肝髒負擔,不利於病情恢復,而且容易誘發肝性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