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護理 >> 肝病飲食 >> 肝炎者最好不要吃腌制食品 肝炎可用飲食修復

肝炎者最好不要吃腌制食品 肝炎可用飲食修復

   天津市河西區張先生:4月23日《健康時報》第16版刊登了一篇《肝癌化腹水為何“限鹽”?》的文章,文中提出肝癌患者要限制食鹽攝入量,其中還包括鹹菜、腌肉等含鹽較多的食品。我父親就是死於肝癌,而我在5年前查出患有慢性肝炎。看了這篇文章後我有點擔心,限鹽是只針對肝癌患者的嗎?像我這樣的肝炎患者也需要限鹽嗎?

    乙肝飲食     出現肝腹水的患者才需要限鹽,無論是肝癌還是肝硬化患者,因為過多攝入食鹽將直接導致腹水,進而形成頑固性腹水,加重心髒負擔。如果沒有出現腹水是不需要刻意限鹽的,慢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一樣,每天每人食鹽量不超過5克。 肝炎者最好不要吃腌制食品  肝炎可用飲食修復   需要強調的是,肝炎患者最好不要吃腌制食品,原因並不是“怕鹹”,而是腌制食品在制作過程中易被細菌污染,而且因為增香、防腐等工藝需要,人為地加入亞硝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肝炎患者本身肝功就差,食用後會加重肝髒代謝及解毒功能,造成轉氨和膽紅素升高,進而加速病情進展。     鹹肉、臘腸、腌鹹菜等都是很容易判斷出的腌制食品,需要禁食,但干海貨,如需泡發的干海帶、干魚、干蝦等海鮮類食物,往往會被人們忽視。事實上,這類食品也屬腌制食品范疇,肝病患者最好少吃,除損害肝髒外,還可能刺激胃腸道黏膜,出現消化不良等症狀。     其實,肝炎患者在正常飲食基礎上,盡量做到“少一點”,即少放油、少吃肉、少食生冷而刺激性食品;“低一點”即低脂肪、低鹽和低糖食物;“多一點”,即多食蔬菜、水果以及豆制品,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纖維素,也有助於促進消化功能。     肝炎飲食修復你的肝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以及己肝等,甲型、乙型肝炎以往較為人所熟知,丙型肝炎在過去曾被稱為非甲非乙型,因為當時並不能確定該型病毒的存在,直到一九八九年才確定該型病毒,並發現所有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十之八九都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     為什麼要注意肝炎呢?因為乙肝、丙肝病毒與肝癌密不可分。病毒性肝炎的症狀大致類似有疲勞、厭食、黃膽、腹瀉、發燒及嘔吐等。當胃口不佳時不要強迫進食,可以點滴方式注射水份、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方式,待症狀改善後,再攝取高蛋白質的飲食。     肝炎飲食原則:     1。熱量:成年人每日熱量的攝取應以30-35仟卡/每公斤體重為目標,計算起來70公斤的成年人,熱量約2100-2450大卡。使用高熱量飲食易形成肥胖而沉積的脂質堆在肝髒易形成脂肝,因此不宜使用高熱量飲食。     2。蛋白質:肝炎病人易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味、覺改變的情形,使進食量減少,蛋白質攝取量亦減少,容易引起蛋白質的缺乏。這時應注蛋白質的量,則可幫助肝髒修補損壞的組織,所以建議每日蛋白質的量應達到1—1.5克/公斤體重,其中2/3應來自高生物價的蛋白質食物,如:肉、魚蛋、奶,植物性食物如:豆類,雖有蛋白質但並不含所有人體所需的『必需铵基酸』而且其吸收利用的效率都不及動物性蛋白。 肝炎者最好不要吃腌制食品  肝炎可用飲食修復   3。糖類:飲食中有足夠的糖類供作熱量來源,就可減少飲食中的蛋白質被用作熱量來源的機會,如此這些蛋白質就可當做作肝髒組織修補的原料。每日應攝取300-400公克,約為5碗飯。也不宜過多,以免影響肝細胞正常的功能。     4。脂質:攝取量為100-150公克,肝功能恢復至正常後,油脂攝取量不超過100公克,不必過量限制脂肪,因為限制脂肪使食物變得無味,也會影響到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5。維生素和礦物質:以食物來源最好。充分供應,以促進肝髒對抗壓力及修復損傷。     6。少量多餐,流質及半流質濃縮的飲食,較適合肝炎病患食用。油炸食物應盡量避免,盡量選用新鮮清潔的食物來烹調,以熟食為佳。     7。忌酒。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