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丙肝 >> 關於丙肝 >> 丙肝:無聲的殺手,世界共誅

丙肝:無聲的殺手,世界共誅

  7月28日是世界衛生大會決議通過的第一個“世界肝炎日”。我國在首個“世界肝炎日”著重關注丙肝。

  一、丙肝的危害在加大,被稱為“無聲的殺手”

  2009年全球有丙肝患者1.8億,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4倍,是全球死亡率第十的傳染病。我國丙肝感染率為3.2%,患者3800萬,丙肝相關肝病引起的死亡人數每10年上升一倍,是中國死亡率第五的傳染病。世界衛生大會和我國的決定說明丙肝的危害受到醫學管理部門的重視。十堰市人民醫院肝病科胡波

  丙肝通常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轉為慢性後,多數人在長時間內也沒有症狀,被稱為“無聲的肝髒殺手”。丙肝10%~30%可發展為肝硬化;1%~7%肝硬化患者會演變為肝癌;許多丙肝以肝硬化、肝癌為首發症狀。

  二、人們對丙肝的危害認識不足

  與丙肝危害相反,人們對丙肝的危害認識不足。醫療機構丙肝漏報率高達52%!

  衛生部專家說:“醫院在患者術前都做丙肝、乙肝、艾滋病、梅毒檢測,但即便發現了丙肝抗體陽性,醫生也往往將目光局限於手術方案的制訂及手術器械消毒等問題,忽略了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干預和宣教。丙肝漏報率高達52%,80%以上的患者未被告知或指導其做進一步檢查,95%以上沒有做進一步的治療”。

  三、丙肝傳播途徑與艾滋病相似

  經血傳播成為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注射吸毒人群、既往有償采供血人群為丙肝的易感高危人群。根據丙肝在傳播途徑和干預措施上與艾滋病相近,且高危人群與艾滋病高危人群重疊的特點,借助艾滋病防治體系及策略帶動丙肝防治成為我國丙肝防治的核心。

  四、國家對丙肝加大防控力度

  2010年,我國實施了艾滋病、性病、丙肝監測點的整合計劃,共在全國設立87個丙肝監測點;將丙肝病毒檢測納入全國1888個艾滋病哨點監測內容。我國組織制定了《丙肝防治要點》,包括疾病特點、傳播途徑、預防治療等核心知識;開發制作了30萬份丙肝宣傳畫、掛圖、折頁等宣傳資料;在全國實驗室間開展質控和丙肝檢測試劑評估,以提高丙肝診斷能力等。以實現丙肝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加大對高危人群的干預力度,控制丙肝經血、經性途徑傳播;加大對醫療衛生人員的技術培訓和院內感染的控制;加強丙肝科學研究等。

  沒有預防丙肝的疫苗,個人防護及病人的及時治療顯得猶為重要。潔身自好、遠離毒品、慎用血液制品、預防“時尚化”是關鍵。對高危人群定期健康體檢,及時發現、治療丙肝是預防丙肝慢性化,並向肝硬化、肝癌發展的關鍵。

  “與乙肝不同,聚乙二醇干擾素加利巴韋林治療,治愈率達80%。《中國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規定,HCVAb陽性、HCV-RNA陽性的患者需要抗病毒治療。“一些非肝病科和非感染科醫生往往認為丙肝患者谷丙轉氨酶上升才是治療指征,這是完全錯誤的。統計顯示:30%丙肝患者轉氨酶正常,40%丙肝患者轉氨酶水平低於2倍正常值上限”。

  丙肝迎來靶向抗病毒時代

  目前,針對丙型肝炎病毒的小分子抑制物的臨床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慢性丙型肝炎正逐步迎來特異性靶向抗病毒治療時代。日前在京舉行的第四屆地壇國際感染病學術會議上,這一研究受到來自國內外傳染病學專家的關注。

  抗病毒治療研究三階段

  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臨床結局不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之後,高達80%的患者轉為慢性感染。慢性丙型肝炎(CHC)如不進行及時和正確的抗病毒治療,相當比例的患者會發展為肝硬化(LC)、肝癌(HCC)和肝衰竭(LF),產生嚴重的臨床後果。

  與慢性乙型肝炎(CHB)相比較,CHC患者抗病毒治療的效果要好很多。因此,只要是診斷為CHC,只要有抗病毒治療的適應證,對於CHC患者來說都應進行積極正確的抗病毒治療。熟悉CHC臨床抗病毒治療臨床研究發展的歷程和重大事件,有助於我們理解CHC抗病毒治療的進展,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運用臨床研究結果,提高CHC臨床抗病毒治療的療效。

  CHC抗病毒治療臨床研究的發展,根據一些重要的臨床研究階段性標志,可以分成標准治療方案形成階段、應答指導治療階段、丙型肝炎特異性治療階段共三個階段。這是一種人為的分成不同階段的方法,為了臨床研究描述的方便性,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治療前須進行基因分型

  慢性HCV感染引起的CHC,只要診斷明確,有臨床抗病毒治療的適應證,都要進行積極的抗病毒治療。因為不進行抗病毒治療,部分患者會持續進展,發展為LC、HCC、LF等嚴重的終末期肝髒病,甚至導致臨床的死亡。另一方面,經過正確及時的抗病毒治療以後,相當比例(65%左右)的CHC患者能夠取得持續病毒學應答(SVR)。CHC的抗病毒治療,不僅是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的,而且也能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甚至部分患者可以達到臨床治愈。因而CHC的抗病毒治療應該采取更為積極的態度。

  基因分型是制訂標准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根據HCV基因分型結果,確定基因1型CHC患者的療程為1年,利巴韋林(RBV)的用藥劑量是高劑量,才能確保治療的效果,取得滿意的SVR;基因2、3型的CHC患者的療程為半年,RBV的用藥劑量是低劑量,能確保治療的效果,取得滿意的SVR。對每一名CHC患者來說,如果沒有HCV基因分型的結果,抗病毒治療的療程、RBV的用藥劑量的確定,都將是盲目和不負責任的。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存在著HCV攜帶者這一概念。這一點與HBV感染狀態有著顯著的差別。如果抗-HCV(+)、HCVRNA(-),則認為屬於HCV既往感染。這部分人群不應該進行抗病毒治療,因為這部分人群體內不存在HCV的感染。有部分人群抗-HCV(+)、HCVRNA(-),但谷丙轉氨酶(ALT)水平升高,應積極尋找引起ALT水平升高的原因,不能武斷認為都是HCV感染引起的,因而也不建議盲目進行抗病毒治療。

  治療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利巴韋林聯合治療的重要性在CHC標准治療方案的形成中,第二個裡程碑就是利巴韋林聯合治療的方案。利巴韋林引入CHC抗病毒治療中是一個重大的進步,使得CHC抗病毒治療的SVR提高了30個百分點。無論是干擾素(IFN)還是聚乙二醇化干擾素(PEG-IFN),如果不與利巴韋林聯合,其SVR就會大幅度下降。這一點部分臨床醫師認識得不夠,需要特別加強學習。如果因為臨床醫師沒有充分重視這一點,疏忽了利巴韋林的聯合治療,降低了CHC的SVR,這是不能原諒的。

  ●早期病毒學應答的預測價值在CHC抗病毒治療過程中根據HCVRNA下降的動力學特點,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早期病毒學應答(EVR)就是指CHC患者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第12周時HCVRNA低於檢測低限或者下降幅度較基線水平有2log10或以上的下降。EVR對於CHC患者的SVR具有很好的預測價值。但是我們應該更加重視EVR的陰性預測價值。

  ●應答指導的治療原則根據個體化治療的原則,對於每一名患者來說,在進行抗病毒治療過程中,保持HCVRNA低於檢測低限,再維持治療44周,可以大幅度提高CHC的SVR。這一點應該在臨床實踐中受到重視並進行推廣。對於基因1型患者來說,應用PEG-IFNα-2b和RBV聯合治療,只要堅持HCVRNA達到檢測低限以下,再維持治療44周,就可以大幅度提高SVR。對於延遲應答的患者來說,即治療後16~24周HCVRNA低於檢測低限的患者,SVR的比例可以從9%提高到78%。

  特異性治療階段到來

  隨著對HCV生活周期的研究不斷深入,針對NS3絲氨酸蛋白酶、NS5B的RNA依賴性RNA聚合酶的抑制劑進展最快。特拉普韋和寶賽普韋是進展最快的兩種藥物,在國外都已經進入到了Ⅲ期臨床研究階段。但是,從目前獲得的臨床研究資料來看,將來會有更為有效的小分子抑制劑藥物出現。隨著一些小分子藥物的逐步上市,CHC臨床抗病毒治療隨即就進入到特異性治療階段,即丙型肝炎特異性靶向抗病毒治療(TAT-C)階段。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