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丙肝 >> 關於丙肝 >> 丙肝潛藏的危險更可怕

丙肝潛藏的危險更可怕

  在肝炎家族中,甲肝、乙肝早已“家喻戶曉”,而丙肝卻“養在深閨人未識”,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事實上,丙肝和甲肝、乙肝一樣都屬於病毒性肝炎,雖然臨床症狀比較輕,但也容易發展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最近,本刊記者就丙肝問題對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感染病專科分院院長王宇明教授進行了專訪。

  丙肝:潛藏的危險更可怕

  ——訪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感染病專科分院院長王宇明教授

  王宇明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感染病專科分院院長。同時擔任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分會、生物技術臨床應用委員會及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傳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感染病學會肝衰竭及人工肝學組副組長,全軍感染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感染病專委會主任委員。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3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主要研究方向: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毒性肝炎(主要是HBV和HCV)的病毒變異與宿主遺傳性;生物人工肝。

  如今,當我們還在為乙肝不能根治而擔心時,丙肝也已悄悄侵害很多人,潛伏在體內,侵害著人們的身體。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丙肝抗體陽性患者約占全國人口的3.2%,即高達4000萬人之多,這些人中的80%屬於慢性丙肝,但在臨床上約有40%~70%的丙肝病毒感染者通常是在求治其他疾病時才被意外發現。

  忽視:防治丙肝的大忌

  2004年,央視國際曾經做了一期有關丙肝的節目。當時參與調查的人中,沒聽說過或者不知道丙肝的人居然高達50%,其他的人雖然聽說過丙肝,但對其並不了解。兩年時間過去,種種現象表明,這種情況仍沒有明顯的好轉。面對此種狀況,作為多年來一直從事肝病研究和防治工作的專家,王宇明教授感到非常的擔憂。因此,接受記者采訪時,王教授首先強調的一點就是—“忽視是目前防治丙肝的大忌。”

  王教授解釋道,沒有明顯症狀是丙肝不同於其他肝炎的重要特征。感染者常常會在十年或更長時間後才被發現,大多數丙肝患者在感染的急性期沒有明顯症狀,同健康人一樣。在美國,丙肝感染者的診斷率只有20%,而這些患者診斷出來的時間大多數都在感染後十年。所以,一個丙肝感染者即便是每年體檢,但由於抗-HCV不是體檢項目,只要他(她)沒有症狀,完全有可能被忽視,從而導致無法及時發現病情,耽誤治療。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很多醫生對丙肝感染率低估的現象,不少臨床醫生對丙型肝炎的診治也不夠熟悉。

  “這些原因直接或間接導致了人們對丙肝的忽視,而這種忽視是‘致命’的,它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相當部分丙型肝炎患者得不到正確、徹底的治療,最終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的發生。另一方面,如果自己不知得了病,還很有可能傳染給家人或者其他人群。”

  重視:從認識開始

  要重視丙肝,就必須從認識開始。1995年,王宇明教授赴美國加州大學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丙型肝炎研究中心研究丙型肝炎發病機制。

  王教授說,丙肝和甲肝、乙肝一樣都屬於病毒性肝炎。丙肝的傳播途徑和乙肝及艾滋病一樣,通過血液傳播,不會通過日常生活,如食物、空氣等傳播。

  “由於多數丙肝患者早期無症狀或症狀輕,極易被忽略;同時,60%~80%的急性丙肝患者不能自行清除病毒而發展成慢性丙肝,部分患者再由慢性丙肝進展至肝硬化、肝癌而危及生命,因此我們非常需要早期發現丙肝。”

  “早期沒有症狀,那如何才能早期發現呢?”記者迫不及待地問。

  王教授說:“我一直主張將丙肝檢查作為門診常規檢查。即使一直認為自己很健康的人,如果曾經有過輸血史,使用過血液制品或不潔注射器,有過不潔性生活、文身、文眉等經歷,或者經常接觸血液,如醫護人員及美容師等,都不妨做一做丙肝的抗體檢查。”

  “另外,”王教授補充道,“每年體檢的人,如果有條件,不妨增加一項丙肝檢查。”

  治療:不容等待

  目前,在美國和日本,丙肝已經成為肝病中病死率較高的疾病。由於丙肝的隱匿性以及低診斷、低治療率,使其導致的嚴重後果不斷增加。這種現象,在中國也已初露端倪。

  對於丙肝的治療,王宇明教授指出,抗病毒治療是目前丙肝治療的唯一途徑。只有抗病毒治療,才能阻斷丙肝不斷發展的進程。而具體的治療方法,目前建議用干擾素加利巴韋林聯合治療。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