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癌症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發病人數不斷增加,盡管我們從多方面來尋找癌症的病因,以期能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治療和預防癌症,但成效並不顯著。對於病因的探討,由於癌症的病因非常復雜,最直接的癌症病因依然不清楚,導致了治療上的困難。對於癌症的預防,導致癌症的病因常涉及大氣污染、環境污染、放射線、輻射、有害化學物質、家庭裝修污染以及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對於外界公共環境的污染,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去努力,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的養成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之內難以見效,且還存在很多人對這些不良因素認識不足的問題,因此對於癌症的預防還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事情,需要政府部門和我們都提高意識,加大宣傳的力度,努力減少癌症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基於目前癌症的難以治療以及對身體健康帶來的巨大傷害,人們常常是談癌色變,一旦有人患了癌症,不但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心理打擊,對自己的家人、朋友、親戚都會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而且這種壓力會伴隨治療的全過程,在臨床緩解回家之後依然存在。由於宣傳的普及,大家都意識到了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家人、親戚、朋友的關懷和鼓勵以及精細的照顧是癌症患者與病魔作斗爭的力量源泉,讓他們能夠有勇氣和信心戰勝癌症,獲得較長的生存期和較好的生存質量。在這當中,就會產生一個度的把握的問題,容易產生過度關懷,反而造成諸多不良影響,對病人有害無益,對家人也會產生較大的負擔,最後可能導致病情的惡化。所以我們一定要在照顧和關懷癌症病人的時候把握好度。那麼,什麼樣的關懷方式就是關懷過度呢?
首先,關懷過於面面俱到,甚至連擠牙膏、擰毛巾、洗臉這些小事都包辦代替,希望能夠給患者最用心的照顧,生怕累著患者,擔心患者感受不到家人的關心,產生悲觀情緒。其實這樣極易使患者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廢人,自己的存在只能給社會和家庭帶來負擔和麻煩,從而喪失信心。這種情況尤其會發生在溝通比較少的家庭,家人會以為患者會體會到自己的良苦用心,能夠更有勇氣去戰勝疾病,但卻造成了相反的結果。其實,經過治療的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以後,是完全可以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勞動的,只要不造成過度勞累就好。另一方面,有些患者經過手術、放化療後,體力較差,會對別人的幫助產生依賴心理,從而自己放棄活動和鍛煉的機會,殊不知這會患者身體的恢復是沒有什麼好處的。誠然,這時候參與一些勞動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辛苦,但這對身體的恢復是非常有好處的,適當的勞動和體力活動可以增加人體免疫力,促進恢復。
第二,在探視患者時在其面前表現出明顯的憐憫與同情。其表現方式為和患者一起埋怨老天不公,甚至和患者一起掉眼淚,在患者情緒還可以的時候,家人和朋友一臉的同情和難過,反而勾起患者的傷心,造成其情緒低落。或是與患者交談時小心翼翼,目光不敢對視,顧左右而言他,甚至連一個與病相關的敏感字眼都不敢提。患者是非常敏感的,這樣的態度反而更易讓患者起疑心,以為自己了解到的病情都是騙他的,患者自身可能不久於人世了。這些產生的負面效應,可使患者感到孤獨、悲傷和壓抑,對生命失去信心。若是出於一個不斷的悲傷絕望的境地,不能得到緩解,則會對患者的身體產生極大的危害。
第三,過於頻繁的探視。有時我們可以看到一位癌症患者住院後,家人、親戚、朋友、同事、老同學紛紛前來探視,甚至不太熟悉的人聽說之後,也前來表示關心和慰問。初時,可能是患者感到溫暖,但來表示關懷的人太多了,一方面會影響患者休息,造成患者體力上的過度消耗,另一方面會對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認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自己剩下的時間不長了,從而產生悲觀絕望的情緒。再一方面,來的人過多,難免會有言語上的不當,對患者產生不好的影響。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