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肝癌 >> 肝癌常識 >> 怎樣做好腫瘤惠者的心理護理?

怎樣做好腫瘤惠者的心理護理?

  癌症不僅影響一個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其家庭,不僅破壞機體的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體形象的改變,以及病人在家庭中角色的轉換,加重了病人的恐懼、疑慮、憂抑、絕望等情緒反應。在各種疾病中,很少有如惡性腫瘤給人以巨大的精神壓力。因此,應給予病人親切的關懷,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情緒。意志堅強和對生活充滿希望,是戰勝癌症的重要精神支柱。

  預防和早期發現病態心理

  焦慮和抑郁應與正常恐懼和憂傷加以鑒別。情感上的痛苦從正常的心理反應,發展到異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有時病人對癌的診斷的適應過程持續時間較長,而轉入抑郁和焦慮。應早期發現這種病態心理,予以心理咨詢或藥物治療。

  1、抑郁 抑郁的表現為一種充滿悲傷的感覺,是對周圍環境的抗拒。嚴重的抑郁對周圍的事物失去興趣,並且無法從過去感興趣的活動中得到愉快,他感到這些活動對將來臨的痛苦和死亡已不重要。對癌症無望的情緒可滲透到他的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產生自殺意圖。自殺常見於嚴重抑郁的病人,應警惕發生意外。在抑郁的病人看來,世界是淒涼的,自己軟弱無力,責怪自己患病,或反復講述自己過去的言行,產生有罪感或自責感。抑郁的心理變化又與疾病的症狀互相交錯,相互影響,致使病人的食欲明顯減退,體重下降。醫務人員應認識病人這種絕望的心理失調反應,需及時進行心理咨詢和精神上的支持。使病人在一種同情的氣氛下說出自己的感覺,給予具體幫助,包括行為療法,如放松訓練,教會病人監測自己的負性情緒,樹立一種斗爭精神。必要時,需配合抗抑郁藥物治療。

  2、焦慮 焦慮是對恐懼的自然反應,為多數惡性腫瘤病人在疾病過程中的體驗。當恐懼發展成為持續的、無法克服的焦慮時,則需要進行心理咨詢並進行治療。焦慮的病人感到憂心重重和緊張,對癌的恐懼完全占據了他們思想,這種先占有的體驗,如痛苦的治療,復發和病情惡化,使病人失去應付的能力。和抑郁一樣,焦慮與身體的症狀相互交叉,病人可出現過度自律活動心悸、震顫、出汗、口干等。當病人不斷陳述自己身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時,在臨床上則可診斷為典型的焦慮。

  對醫護人員的要求

  在醫護人員中,應樹立癌症可治的信心。臨床上常見帶癌生存的病例,同樣可以過正常生活。因此,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放棄對病人的支持。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控制腫瘤的發展,減輕病人的痛苦,並以自己的飽滿情緒來感染病人。堅強的意志可增強病人對各種不適的耐受,精心護理和精湛的技術,可消除病人精神上的痛苦,增加病人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這是做好腫瘤心理護理的基矗

  心理因素與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關系

  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於人的心理狀態。不少惡性腫瘤病人有過長期不正常的情緒狀態,尤其是過度緊張和過度憂郁的歷史。近年來提出的“C型個性”,被認為是癌症易患性人格,其表現為合作的,慣於自我克制,情緒壓抑和內向、防御和退縮等。這些負性情緒對機體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影響對腫瘤細胞的免疫監視,致使瘤細胞活躍,腫瘤發生和發展。惡性腫瘤本身,又可作為一種惡性刺激,對病人產生嚴重的心理影響。面對癌症的威脅,病人要經過一個對疾病理解並接受治療的復雜心理適應過程。護士通過為病人提供關於惡性腫瘤和治療信息,並且運用交流技巧,給病人以心理支持,可以促進病人對這一緊張狀態的調整適應過程。

  疾病早期的心理變化和護理

  恐懼是惡性腫瘤普遍存在的心理反應。根據文獻報道,癌症常見的恐懼有:對病未積壓的恐懼,對孤獨的恐懼,對疼痛的恐懼,對與親人分離的恐懼等。恐懼常喚起對過去和未來對比的聯想和回憶,因而產生消極的情緒。

  首先,要使病人擺脫對病未知的恐懼。長期以來對是否如實地告訴病人癌的診斷,存在著不同的看法。研究表明,80%以上的病人願意知道自己的診斷。因此,癌症一經確診,應由醫生連同病情和治療方案一並告訴病人。有人調查,癌症病人在疾病的各個階段中,以門診確診時的焦慮最大,門診護士應該主動發揮對病人的咨詢和支持作用。

  多數病人得知患癌時會有一個震驚時期,稱為“診斷休克”。處於震驚狀態的病人極力否認癌的診斷,如懷疑診斷報告有錯誤,這是一種保護性反應,為使自己經受得住癌的打擊。為此,不可過早地勉強病人放棄他的否定去面對現實。對於失去理智的病人,要多予理解和照顧,並注意保護病人。當病人漸漸意識到自己是患癌症時,便會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這時更需要護士的體貼和關懷。

  疾病治療階段的心理變化和護理

  惡性腫瘤病人在治療階段,遭受著癌的診斷和治療的雙重精神壓力。外科手術切除范圍廣,常影響機體或腫瘤所在器官的正常功能,如失語、截肢、人工肛門,甚至損容等。應深切理解病人的心理變化,術前協助醫生耐心解釋手術對挽救生命,防止腫瘤復發的必要性;術後幫助病人重建機體功能,如語言訓練,造瘘咨詢和身體缺失部分的代償等。請已治愈的病人現身說法,常收到獨特的效果。放療和化療的副作用如惡心嘔吐、頭暈、乏力等,常使病人的焦慮加重。有些病人對死亡很淡泊,卻耐受不住治療的副作用。有的病人對治療存在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也是增加焦慮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進行各項治療前,認真做好解釋工作,使病人理解治療的作用,簡要步驟,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和需要配合的事項,是惡性腫瘤心理推理不可忽視的環節。在治療結束後,適時恢復部分工作,可使病人體會到自身的價值及在社會中的作用,從而重新振奮。

  勇當先

  疾病晚期階段的心理變化和護理:晚期惡性腫瘤病人的恐懼、可表現為衰弱、疼痛、厭食等,給病人造成很大痛苦。隨著機體功能逐漸衰退,病人可能放棄本來的活動,而形成惡性循環。如病情許可,應鼓勵病人盡可能起床活動,不要過早地臥床不起。這樣,既可延緩機體機能的衰退,並可使病人從自理中增強信心。

  晚期癌症病人會產生一種脫離社會的孤寂感,表現為害怕被淡漠和被拋棄。這種孤獨感在白天尚能忍受,到了夜間卻尋求護士的注意。不應認為病人在找麻煩而表現出厭煩和冷淡,應多巡視,主動解決病人的需求,或允許家屬陪住,使病人感到慰藉。終末期病人常出現倒退和依賴,即倒退到心理發展的早期,像孩子一樣尋求保護,依賴更多的照顧。這是一種防御機制,應允許病人較平時有較多的依賴,給予更多的關懷。

  盡管不應使終末期病人知道其確切的病情發展,但病人亦會感到生命快要終結,因此,更需要采取各種支持措施,解除病人的痛苦,以緩和對死亡的恐懼,並保持病人的尊嚴。對終末期病人,不應過多考慮價值觀,重視病人的微小願望,盡可能滿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會需要,這是對病人最好的心理支持。當病情迅速惡化,各種治療失效時,病人會出現憤怒和絕望的情緒反應,甚至有輕生意圖,應多予關心,並加注意,防止發生意外。也有一些病人喜歡安靜,願意從醫院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然後離開人世。

  惡性腫瘤對家庭的影響

  癌症不僅是個人的病,也影響其家庭。作為病人最親近的人如配偶,父母或子女,往往所遭受的痛苦比病人還重。他們和病人同樣經過對癌症的情感反應過程。特別是承擔照顧病人的家屬,在極度焦慮中,尚需擔負日夜繁重的護理任務,每當病人的痛苦無法解決時,病人和家屬都需要護士的支持和幫助。指導家屬解除病人的痛苦,向家屬解釋病人的預後和病情變化,家屬不在時主動照顧病人,為家屬提供便利,並在條件許可下,適當安排家屬休息,都是護士應盡的職責,也是對病人的莫大安慰。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