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引起肝髒彌漫性損害。臨床上早期由於肝髒功能代償較強,可無明顯症狀;後期則有多系統受累,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並常出現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癌變等嚴重並發症。
許多病程較長的肝炎、肝硬化病人皮膚色素沉著較明顯,面部呈現暗灰色,夾雜著“鈔票紋”(毛細血管擴張),失去正常應有的光澤和彈性,尤其是眼眶周圍更為明顯。這種皮膚黝黑稱為“肝病面容”。
肝硬化病人面色晦暗是由於肝功能下降,肝髒將膽固醇轉化為膽固醇脂的能力減弱,以致體內膽固醇脂含量減少。而後者又是制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主要原料。腎上腺皮質激素合成不足和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均可使腦垂體功能紊亂,使垂體分泌增多,引起皮膚黏膜色素增加,膚色加深。
另外,由於肝硬化病人的肝髒損害,肝髒對雌激素的滅活功能下降,血液中雌激素增多。雌激素可降低對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使酪氨酸轉變為黑色素的量增多,從而使皮膚顏色加深。
肝硬化病人病情好轉及肝功能改善時,這種“肝病面容”會逐漸減輕。由於肝病面容是肝硬化病人的一種特有體征,可作為醫生診斷時的參考,故病人就診前不宜化妝,以免掩蓋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