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患者的心目中,門靜脈高壓症的確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門靜脈是體內哪個門前的靜脈?門靜脈壓力高又是怎麼形成的?何時應該治療?應該如何治療?
門靜脈壓力增高是機體維持肝髒功能的重要代償機制
門靜脈是胃腸道的血液匯流入肝髒的重要通道,是營養肝髒不可或缺的結構,其內血流所載負的各種營養物質是肝髒維持正常功能的重要條件。肝硬化時,肝內的血管通道阻力隨之增加,門靜脈的血回流時通過肝髒受阻,這時,機體就會通過一系列反射性機制讓門靜脈壓力明顯升高,以保證門靜脈的血“順利”地進入並營養肝髒。我們不難設想,肝硬化時,如果門靜脈壓力沒有相應增高,則進入肝髒的門靜脈血會明顯降低,這不利於肝功能的維持。可見,肝硬化時門靜脈壓力的增高是機體維持門靜脈灌注硬化肝髒的重要代償機制,對於維持肝髒功能也是必要的。
肝硬化門靜脈壓力增高是把“雙刃劍”
肝硬化時,門靜脈壓力的增高既是機體為維持自身功能的穩定所必需的,也是有害的,它是一把“雙刃劍”。
一般來講,慢性肝病患者的病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慢性肝炎階段、肝硬化階段和門靜脈高壓症階段。三個階段互相聯系,互有重疊,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
在慢性肝病階段,病情的主要表現是肝細胞的持續性破壞和肝髒纖維化引起的結構性破壞。此時,肝髒內的靜脈通道尚未發生明顯的改變,門靜脈壓力無明顯增高。一般而言,從病毒性肝炎發展成為肝硬化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為10~30年。從臨床上看,丙型肝炎形成肝硬化的速度較乙型肝炎要快一些。
肝髒的炎症繼續發展,纖維化程度進一步加重,就到了肝硬化階段,此時,肝髒發生了明顯的硬化,肝髒內的門靜脈分支變得扭曲和狹窄,血流通過時的阻力明顯增大,門靜脈壓力開始升高,並逐漸加重。這一階段在時間上最難以界定,時間長短視每個人肝功能的穩定情況的不同而不同。
當肝硬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則進入門靜脈高壓症階段。門靜脈壓力持續升高,則不可避免地發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脾腫大和脾功能亢進。當病情進一步發展,則會發生原發性腹膜炎、反復發作性腹水或頑固性腹水等,不少患者還會出現甚至是反復出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伴隨著肝功能的逐漸下降,患者常會發生肝功能衰竭或肝性腦病,甚至發生肝癌。
我們不難看出,肝硬化患者之所以能夠很長時間地維持其肝髒功能,與門靜脈壓力的代償性升高是分不開的。但門靜脈壓力的持續升高,又成為肝硬化後期病情變得復雜和危重的直接原因。
外科治療主要針對門靜脈高壓症的嚴重並發症,而不是其本身肝硬化的早期和中期,即便是存在門靜脈高壓症,由於很少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脾大伴功能亢進、腹水等嚴重並發症,應以內科治療為主,包括保護肝細胞、抗病毒、防治肝纖維化等。隨著肝硬化病情的發展,門靜脈高壓症的持續,上述的嚴重並發症則會相繼出現。此時,單靠內科治療就不足以改善病情了,需要外科治療或內鏡治療等手段。
外科治療的最主要目的是防治門靜脈高壓症的嚴重並發症,而不是治療其本身。外科治療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術式是脾切除加贲門周圍血管離斷術。脾切除可以有效地改善脾功能亢進的狀況,使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和白細胞數量上升到正常水平;贲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治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使患者再出血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當然,外科手術對肝功能的穩定或恢復也有一定的作用,如通過切除脾髒,改善脾功能亢進狀況,可有效地預防原發性腹膜炎的發生,這對肝功能的穩定是有好處的,對預防肝硬化的發展也是有作用的。通過防治上消化道出血,也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出血對肝髒乃至全身造成的損害。
可見,門靜脈高壓症的外科治療雖然只是以治療並發症的角色出現,但它對肝功能的穩定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如果不及時地進行外科治療,患者常會因為門靜脈高壓症的並發症賠上肝功能,甚至搭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