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門靜脈高壓症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的門靜脈系統壓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其最常見病因為各種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其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門靜脈及其屬支血管內靜力壓升高並伴側支循環形成,臨床主要表現為腹水、肝性腦病、食管胃靜脈曲張(EGV)出血等。其中EGV出血病死率最高,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急症之一。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內鏡學分會從事該項工作的外科和放射介入科專家,參照國內外有關資料,結合我國具體情況,就其基本概念、診斷治療原則等,制定出我國肝硬化門靜脈高壓EOV出血的防治共識,本文節選部分內容供參考。E6V出血的一級預防
其目的是防止曲張靜脈形成和進展,預防中、重度曲張靜脈破裂出血,防止並發症的發生,提高生存率。不同程度靜脈曲張的預防措施:①不推薦無靜脈曲張者使用非選擇性B一受體阻滯劑預防出血。建議無靜脈曲張的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每2~3年胃鏡檢查1次;建議有輕度靜脈曲張者,每1~2年胃鏡檢查1次;建議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每年胃鏡檢查1次。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結果顯示,非選擇性B一受體阻滯劑對無靜脈曲張者並無益處,治療組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高於安慰劑組。②輕度靜脈曲張者若出血風險較大(child-Pugh B、C級或紅色征陽性),推薦使用非選擇性B-受體阻滯預防首次靜脈曲張出血:出血風險不大時,使用非選擇性B-受體阻滯劑的長期益處並未得到證實。但需要重視對原發病的治療,如建議抗病毒和抗肝纖維化治療等。③對於肝硬化伴中、重度靜脈曲張但從未出血者,若出血風險較大(CMid—Pugh B、C級或紅色征陽性),推薦使用非選擇性B-受體阻滯劑或行內鏡下套扎治療預防首次靜脈曲張出血;若出血風險不大(child-Pugh A級或紅色征陰性),推薦使用非選擇性B-受體阻滯劑而不行內鏡下治療。對於有B-受體阻滯劑禁忌證或不能耐受者,可考慮內鏡下套扎治療。有高危出血風險者,也可進行內鏡下硬化劑注射治療。
一級預防藥物①非選擇性B-受體阻滯劑藥物及其使用方法:普萘爾,起始劑量10mg,2次/日,逐漸增至最大耐受劑量:納多洛爾,起始劑量20mg,1次/日,逐漸增至最大耐受劑量。長期使用,應達標的標准:肝靜脈壓梯度(HVPG)下降至<12mm Hg或較基線水平下降>20%。若不能檢測HVPG,則應使靜息心率下降到基礎心率的75%或靜息心率達50~60次/分。禁忌證:窦性心動過緩、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功能衰竭、低血壓、房室傳導阻滯、胰島素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