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肝硬化 >> 肝硬化預防保健 >> 肝炎及肝硬化者忌食物品

肝炎及肝硬化者忌食物品

忌食物品

    肝炎及肝硬化者忌食下列食物

豬肥肉
    是一種高脂肪食品,會增加肝炎及肝硬化者的肝髒負擔。與豬瘦肉相比較,肥肉含動物性脂肪高達90.8%,而蛋白質僅有2.2%,豬瘦肉僅含脂肪28.8%,蛋白質卻多達16.7%。中醫認為:豬肉“多食則助熱生痰,動風作濕”,肥肉更是滋膩纏黏,助熱助濕助痰,不利於病情。

雞蛋
    性平,味甘,雖有滋陰潤燥、益氣補血的作用,但多食會增加消化系統負擔。唐代食醫孟诜曾說:“雞子動風氣,不可多食。”《隨息居飲食譜》亦雲:“多食動風阻氣,……疸、痞滿、肝郁,皆不可食。”雞蛋是高膽固醇食品,尤其是雞蛋黃含量更高,凡患有肝炎及肝硬化時,切不可多食之。

鵝肉
    性平,味甘,民間視為發物。唐·孟诜也認為,“多食令人霍亂,亦發痼疾”。鵝肉含脂肪較多,達11.2%,可助濕生熱,壅遏氣機,加重肝病的病情。尤其是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者濕熱內蘊之人,更應忌食。

胡椒
    辛辣刺激性調味品。《本草綱目》說它“大辛熱,純陽之物。辛走氣,熱助火。”《隨息居飲食譜》認為“多食動火燥液,耗氣傷陰”。這對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者,極為有害,切不可食,尤其是肝炎、肝硬化屬陰虛火旺之體,慎勿服用。

桂皮
    性溫,味辛,為辛辣香燥調味食品,食之極易助火動血。其所含的桂皮油還能刺激胃腸道黏膜,促進胃腸道蠕動,增加胃液分泌。這對肝硬化之人胃底靜脈曲張者,是一種潛在的危險。《中藥大辭典》中說:“陰虛火旺者忌服。”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尤當忌食,以防傷陰動血,造成大出血。

蝦子
    性溫熱,味甘鹹,能補腎壯陽,同時又是發物食品。清代醫家王孟英指出:“蝦,發風動疾,生食尤甚,病人忌之。”《飲食須知》也認為“多食動風助火,發瘡疾,有病人勿食。”不僅如此,蝦子也是一種高膽固醇食物,患有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者,不宜多吃。

竹筍
    中醫認為,竹筍難以消化,故慢性肝病應忌食之。如《隨息居飲食譜》中所說:“竹筍能發病,諸病後均忌之。”現代醫學認為,竹筍中含較多的粗纖維,因此,嚴重肝病及肝硬化者,由於食道及胃底靜脈曲張,大量的粗纖維對病情不利,有誘發胃部大出血的隱患,所以,凡肝病所致門靜脈高壓者不宜食用。

白酒
    俗稱燒酒。中醫認為白酒性屬火熱,正如明·李時珍所言:“燒酒,純陽毒物,與火同性,過飲不節,殺人頃刻。”民間也有“飲酒傷肝”之說,因為白酒中的酒精成分,有95%以上要在肝髒內被氧化分解,而且酒精本身也可直接損傷肝髒細胞。因此,患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者,要絕對禁酒。

食鹽
    性寒,味鹹,對肝硬化者,尤其是伴有腹水之人,切勿多食。因為過食鈉鹽,會引起水鈉潴留,加重肝硬化腹水的病情。

人參
    性溫,味甘苦,為中醫強有力的補氣強壯食品。但有助熱上火、耗陰動血之弊,當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表現出口干、便秘、低熱、目赤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或無苔等陰虛火旺症候群時,中醫視之為“肝腎陰虛”,此時切忌再吃人參,以防上火出血,補而無益,反致加重病情。

丁香
    性溫,味辛,也屬辛辣芳香調味品,凡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晚期,多屑中醫肝腎陰虛之體,理當忌食。現代醫學認為,丁香內服能使胃黏膜充血,刺激胃神經,增強胃蠕動,肝硬化者切勿食之,以防胃底大出血。

蠶豆
    性平,味甘,雖有健脾利濕的作用,但又有難以消化之弊。《本經逢原》中汜載:“蠶豆性滯,中氣虛者食之,令人腹脹。”尤其是肝硬化腹水者更應忌食,多食後既難消化,又加重腹脹病情。

韭菜
    熟食性溫味甘,生食性熱味辛。韭葉入肝經血分,汁液行散之力甚強。《本草經疏》中指出:“胃氣虛而有熱者勿服。”《本草求真》亦雲:“火盛陰虛,用之為最忌。”慢性肝炎肝硬化,多有陰虛內熱的表現,應當忌食之。現代醫學認為,韭菜裡含粗纖維較多,而且比較堅韌,不易被胃腸消化吸收,這對肝硬化者胃氣虛弱之人也極為不利,食之宜慎。

    此外,肝炎及肝硬化者還應忌食動物油、鴨蛋、鵝蛋、肥牛肉、肥羊肉等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忌吃辣椒、大蒜、花椒、生姜、茴香、搾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豌豆、黑豆、馬鈴薯、荞麥、芹菜、黃豆芽、茭白、黃瓜、菱角等生冷堅硬及粗糙纖維多,產氣多的食品;肝硬化腹水期間還忌食大頭菜、醬瓜、鹹魚、鹹肉等過鹹的腌制品。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