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正常肝組織結構的破壞,特征是形成放射狀無功能瘢痕組織圍繞有功能的肝組織。
肝損傷最常見的結局是肝硬化,在美國,肝硬化最常見的原因是酗酒,在45~65歲的人群中,肝硬化排到死因的第三位,僅次於心髒疾病與癌症。在大多數亞非國家,慢性肝炎是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症狀
許多輕度肝硬化病人沒有症狀,多年來表現健康。有症狀者表現為虛弱、食欲下降、惡心、消瘦。如系慢性膽道梗阻,病人有黃疸、瘙癢、皮膚黃色結節(特別分布於眼睑)。食欲下降和膽鹽缺乏、脂類、脂溶性維生素吸收障礙可導致營養不良。
偶爾,病人因食管下端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造成嘔吐或大量咳血(食管靜脈曲張)。食管下端靜脈增粗,曲張的血管由引流腸道至肝髒的血管內壓增高引起。這種血管內壓增高稱為門脈高壓症。有肝功能損害,也可引起腹水。腎功能衰竭和肝性腦病也會逐漸發展形成。
其他慢性肝疾病的症狀也會發生,如肌肉萎縮、肝掌(掌紅斑)指頭卷曲、皮膚蜘蛛痣、男性乳房增大(男子女性型乳房)、颏下唾液腺增大、脫發、睾丸縮小(睾丸萎縮)以及神經功能不正常(周圍神經病)。
診斷
超聲波掃描提示肝大,肝的放射性核素掃描成像可顯示肝的功能區和瘢痕組織區,因維持基本生理功能僅需要少量肝組織即可完成。所以肝硬化病人肝功能檢查往往正常。鏡下肝組織學檢查可確定肝硬化診斷。
預後和治療
肝硬化通常是進行性的,如早期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停止酗酒,肝內瘢痕增生可停止,但已形成的瘢痕組織不會改變。一般而言,嚴重並發症如嘔血、腹水、腦功能異常(肝性腦病)已經發生,則預後不良。
肝癌(肝細胞性肝癌)在由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血色病、長期糖原貯積症引起的肝硬化中更為常見,也可發生於酒精性肝硬化病人。
肝硬化尚無治愈方法,治療包括消除病因如酒精,保證適當的營養包括補充復合維生素,發生並發症時處理並發症。肝移植對一些進展性肝硬化有幫助,但如接受移植的病人繼續飲酒,或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沒有消除,移植肝也會最終發展成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