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其他肝病 >> 戊型肝炎的病原學、症狀、診斷、監測、治療

戊型肝炎的病原學、症狀、診斷、監測、治療

  病原學

  戊型肝炎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戊型肝炎病毒為無包膜球形顆粒,是一種正鏈RNA病毒,病毒的基因有3個讀碼框架,翻譯三個基因產物,其中第二讀碼框架(ORF2)和第三讀碼框架(ORF3)為病毒結構蛋白,戊型肝炎病毒從毒粒的表面結構來看,與杯狀病毒科相似,戊型肝炎病毒對外界抵抗力不強,加熱滅活病毒比較容易,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自消化道大量排出病毒,病毒在腸道鹼性環境中穩定,污染水源,食物後造成大面積暴發流行。

  臨床表現

  戊型肝炎病人感染初期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乏力。發熱黃疸。有時伴有嘔吐腹瀉,體症主要有肝脾腫大,肝區壓痛,叩擊痛,其表現與甲型肝炎相似,生化檢驗可見膽紅素異常,轉氨酶異常,血清學檢驗戊型肝炎IgM抗體陽性,恢復期IgG抗體升高。

戊型肝炎的病原學、症狀、診斷、監測、治療

  診斷標准

  戊型肝炎應根據流行病學資料,症狀,體征和實驗檢查綜合診斷。確診則以血清學和病原學檢查的結果為准。

  1.急性戊型肝炎的診斷:(黃疸型/無黃疸型)

  1)病人接觸史或高發區居留史:發病前2-6周內接觸過肝炎病人或飲用過被污染的水、外出用餐、到過戊肝高發區和流行區。

  2)持續一周以上乏力,食欲減退或其它消化道症狀,肝腫大,伴叩擊痛。

  3)血清轉氨酶明顯升。

  4)血清病原學檢驗排除急性甲、乙、丙、庚型肝炎。

  5)皮膚鞏膜黃染,血清膽紅素大於17.1μmol/L,尿膽紅素陽性並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黃疸。

  6)血清學檢驗抗HEV-IgM陽性,抗HEV-IgG由陰轉陽或抗體滴度由低轉高4倍以上。

  疑似病例:1〔2〕+1〔3〕+1〔6〕。

  確診病例:臨床診斷+1〔6〕。有1〔4〕者為黃疸型急性戊型肝炎。

  2.急性重型戊型肝炎:

  1)符合急性黃疸型戊型肝炎的診斷標准。

  2)起病10天內出現精神,神經症狀(指肝性腦病)。

  3)黃疸迅速加深,血清膽紅素大於171μmol/L。

  4)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凝血酶原活動度低於40%。

  疑似病例:2〔1〕+2〔3〕。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2〔2〕+2〔4〕。

  3.亞急重型性戊型肝炎:

  1)符合急性黃疸型肝炎的診斷標准。

  2)起病後10天以上出現以下情況者。

  a.高度乏力和明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皮膚鞏膜黃染,重度腹脹或腹水。

  b.血清膽紅素上升>171μ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於17.1μmol/L。

  c.血清凝血酶原時間顯著延長,凝血酶原活度低於40%。

  d.意識障礙。

  疑似病例:3〔2〕+3〔2〕a和b。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3〔2〕+3〔2〕c。

  治療原則

  1.急性戊型肝炎為自限性疾病,無需特殊治療,主要用支持療法和對症治療

  2.重型戊型肝炎要加強對病人的監護,密切觀察病情。采取延緩肝細胞繼續壞死。促進細胞再生,改善微循環等措施。預防各種並發症,如肝性腦病,腦水腫,大出血,腎功能不全,繼發感染電解質紊亂,腹水,低血糖並加強支持療法。

  定期監測

  1.全國傳染病報告系統,疾病監測網點對其進行常規監測,各級醫務人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進行病例報告。

  2.特異性免疫學檢測方法已經建立,大力推廣。抗HEV-IgM的檢測可明確戊型肝炎新發病例及其消漲。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