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其他肝病 >> 戊型肝炎傳播表現及診斷

戊型肝炎傳播表現及診斷

  提及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臨床醫生大多聯想到“糞口傳播”、“自限性”等特點,但這一上世紀80年代被發現的病毒無論從傳播途徑還是臨床表現和診斷等方面,還有許多不被廣泛認知的一面。為此我們邀請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陳曉蓉教授結合文獻復習和臨床經驗來談談“沒那麼簡單”的戊型肝炎(戊肝)。

  傳播途徑:從單一到多元

  既往認為HEV主要經消化道傳播,由飲用被HEV污染的水源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所致。近年來,對HEV傳播途徑的研究不斷深入,經血液傳播的直接和間接證據不斷積累。

戊型肝炎傳播表現及診斷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是輸血傳播相關傳染病的高危人群,日本一項調查顯示,此類患者的抗HEV陽性率達19%,而普通健康人群僅為5.4%,間接提示HEV可能經血液傳播。2006年,英國國家血液中心報道了1例輸血傳播戊肝事件,成為世界上首次直接證實的HEV經輸血傳播事件,輸血安全因此備受關注。一項針對獻血者的調查顯示HEVRNA陽性率為1.5%,雖然這一人群是否具有傳染性尚不確定,但上述現象值得重視。

  臨床表現與診斷:不斷完善中的不完美

  戊肝的臨床表現並不特異,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沒有症狀,這無疑對及時診斷造成一定困難。同時,戊肝被診斷為藥物性肝損傷的情況也屢見不鮮。一項英國研究顯示,13%符合標准的藥物性肝損傷患者實為急性基因3型HEV感染者。此外,近年來不斷有報道涉及戊肝的肝外表現,包括吉蘭-巴雷綜合征、膜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胰腺炎等,也需引起警惕。

  診斷急性戊肝主要通過酶聯免疫法來檢測特異性IgM抗體,但診斷試劑盒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仍不盡如人意。與抗體相比,檢測HEVRNA更准確,是診斷戊肝的金標准。遺憾的是,HEVRNA只在臨床症狀出現前的一段時間內在患者血液和糞便中存在,故檢測窗口期較短,HEVRNA陰性也無法完全排除近期感染的可能。

  易感人群:提升關注度,減少感染和慢性化

  慢性肝病患者是感染HEV的高危人群之一,在乙型肝炎病毒基礎上重疊感染HEV的現象已經引起了臨床醫生的廣泛重視。事實上,丙型肝炎、血吸蟲肝病合並戊肝的情況也不少見,且患者多病情較重,易發生重症肝炎。另有文獻指出,酒精性肝病是HEV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感染後易造成肝細胞變性和纖維化,加重肝髒損傷。此外,脂肪肝患者尤其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也易感染HEV,並導致預後不良。

戊型肝炎傳播表現及診斷

  在傳統觀念中,戊肝被認為是一種急性自限性疾病,自2008年法國首次報道了慢性HEV感染病例後,戊肝的慢性化問題“浮出水面”.除接受實體器官移植者可能出現HEV慢性感染外,血液病患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使用抗腫瘤化療藥物的患者也有慢性感染的報道。目前,在健康人群中尚無HEV持續感染的發生,且關於慢性戊肝的報道均提示為基因3型所致,不涉及基因1型和基因2型。

  對於上述易感人群,建議加強防護,在肝功能異常時應及時進行HEV相關檢測,從而實現早診斷、早治療。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