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與冠心病有共同的危險因素,在當前NAFLD及冠心病發病率不斷升高的情況下,無論從肝病還是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角度,均應高度重視NAFLD的防治,在防治中宜采用對多種危險因素聯合的干預策略。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包括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關肝硬化和肝細胞癌。近來,NAFLD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已成為發達國家第一大慢性肝病及肝功能異常的首要病因,普通成年人患病率為17%~33%。
近來國外學者發現NAFLD患者中合並冠心病的比例高於其他人群,並認為NAFLD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部分研究結果提示NAFLD患者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由於NAFLD與低高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險因素密切相關,因而NAFLD與冠心病間的聯系受到廣泛關注。目前研究發現,NAFLD可能通過多個方面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產生影響。
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從多方面影響冠心病
1. 血脂異常:NAFLD患者甘油三酯、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顯升高,而在冠心病眾多危險因素中,血脂異常是目前被公認的重要危險因素。眾多 研究均提示LDL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降低LDL治療能降低近期心髒病危險達40%余,還可能降低10年或更久的遠期危險。
2. 代謝綜合征:代謝綜合征最主要表現為高脂血症、肥胖、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及膽固醇升高是脂肪肝的血脂表現特點,脂肪肝引起冠心病的機理與甘油三酯、膽固 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關,高脂血症被公認為是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高脂血症誘發脂肪肝的同時,也易引發高血壓和冠心病。
3.脂聯素:肝細胞脂肪變後具有了部分脂肪細胞的功能,脂聯素是最主要由脂肪細胞分泌的激素,研究發現其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密切相關,而肝髒脂肪變導致脂肪激素分泌增多,這些增多的激素可能將脂肪肝與動脈粥樣硬化聯系起來。
NAFLD與冠心病有共同的危險因素,在當前NAFLD及冠心病發病率不斷升高的情況下,無論從肝病還是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角度,均應高度重視NAFLD的防治,在防治中宜采用對多種危險因素聯合的干預策略。
目前認為,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減少其他危險因素可有效減少或避免疾病發生。定期體檢和問卷調查有利於發現NAFLD高危人群及危險因素,並對體檢者NAFLD的患病風險進行預測,也可早期診斷NAFLD,更重要的是,可在此基礎上對NAFLD高危人群和患者進行長期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如開展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調整營養結構、平衡膳食,制訂健康促進計劃、推廣健身運動、控制體重,定期健康檢查等跟蹤隨訪並定期評估干預效果以及調整計劃等。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同時積極對上述人群進行心血管事件評估,爭取盡早發現,盡早干預。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刻不容緩
由上我們可知,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通過血脂異常、代謝綜合征等影響冠心病,因此防治該病刻不容緩。鑒於NAFLD與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互為獨立的危險因素, 因此NAFLD的治療強調綜合治療和基礎治療的重要性,尤其不能忽視針對肝髒損傷的治療。
對與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采用以下幾種手段進行治療:
1、控制體重。
體重過重和肥胖是該病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增高內毒素對肝髒損傷的敏感性,患者應將體重指數控制在小於25kg/m2。為此應做到:1、節制飲食。一日三餐應定時限量,以低脂、適量糖類、高蛋白、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清淡飲食為主。2、增加體力活動。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每周4次以上。3、修正不良行為。糾正心理和生活方式的偏差並建立適當的思維、飲食和運動習慣。
2、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控制血糖。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還與2型糖尿病密切相關,因此,對於胰島素抵抗患者,通過改變其生活方式和藥物減肥;對於糖耐量損害和糖尿病患者需通過采取相關措施調整血糖至理想水平。
3、調整血脂紊亂。
對於不伴有高脂血症的脂肪性肝病患者,原則上不用調血脂藥物;對於伴有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除非合並冠心病或具有2個以上冠心病危險因素,否則僅給予減肥、改善胰島素抵抗等措施。
4、保肝藥物治療。
2010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明確指出,NAFLD伴肝功能異常、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者,肝活檢確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者以及基礎用藥或合並用藥可能誘發肝損害者,可合理選用保肝藥治療,如多烯磷脂酰膽鹼等。因此,該病患者一般選用1種~2種保肝藥物進行治療,療程在半年以上或用至血清轉氨酶復常、影像學檢查提示脂肪性肝病消退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