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分析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及經皮肝或經頸靜脈途徑肝靜脈成形術等介入手段治療肝靜脈型Budd-Chiari綜合征(BCS)的臨床意義。研究指出,經皮肝或經頸靜脈途徑肝靜脈成形術與TIPS均是治療肝靜脈型BCS的有效方法,可根據患者病情酌情選擇治療方法。該文發表在2014年第04期《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上。
回顧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2例肝靜脈型BCS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齡(38±6)歲;肝功能Child-Pugh評分(9.6±2.2)分;肝靜脈近段閉塞8例,肝靜脈閉塞合並下腔靜脈狹窄4例,全肝靜脈閉塞11例,肝小靜脈閉塞9例;急性3例,亞急性或慢性29例。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頑固性腹水和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CT血管造影或MRI血管造影、上消化道鋇餐及內鏡檢查明確診斷。治療方法包括:TIPS9例,改良TIPS11例,單獨經皮肝或經頸靜脈途徑肝靜脈成形術8例,經皮肝肝靜脈成形術聯合下腔靜脈成形術4例。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介入或手術治療,其中TIPS或改良TIPS術後,患者出血控制,腹水逐漸消退,肝功能明顯好轉;門靜脈壓力由(42±8)cmH2O(1cmH2O=0.098kPa)下降至(27±5)cmH2O(t=20.20,P=0.001),門靜脈血流速度由(18±6)cm/s增加至(52±10)cm/s(t=15.02,P=0.001)。住院期間因肝功能不全死亡1例,肝門分流道急性阻塞1例。術後隨訪3~241個月,平均隨訪(102±26)個月,分流道狹窄性擴張內支撐2例,肝靜脈狹窄再擴張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