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人的飲食調理十分重要。主要應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熱能
以往很多人認為,高熱能飲食可改善患者臨床症狀。實際上,許多患者由此引發了脂肪肝、糖尿病等並發症。高熱能可增加肝髒負擔,加重消化機能障礙,影響肝功能恢復。而能量過低會增加體內蛋白質耗損,不利於肝細胞修復與再生,因此如無發熱等合並症,成人的熱能供給量應在8.37mj(2400kcal/天左右,有發熱等可增加至10.04mj。
蛋白質供給
足量優質蛋白質可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增加肝糖原貯存,有利於肝細胞的修復和肝功能恢復。但由於飲食中蛋白質增加會使血氨增高,因此要多吃產氨低的蛋白質食物,如奶類。大豆蛋白質與動物蛋白混用更能發揮其互補作用和減少氨的來源。
脂肪
飲食中的脂肪不應過分限制,以免影響機體熱能供給和降低食欲,但應避免油膩的食物,特別是黃疸尚未消退者要注意。肝炎患者的脂肪供給過多會出現脂肪瀉,而供給量太少則影響食欲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因此脂肪的標准供給量應為60克/天左右,以植物油為宜。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攝入超過機體需要時,會轉化為脂肪貯存在體內,引起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並發症。碳水化合物的供給量應占總熱能的60%到65%,即全天主食量約為350克,並配以新鮮蔬菜和水果。
維生素
肝病嚴重時,維生素吸收障礙可引起維生素C、Bl、B2等缺乏。增加維生素的供給量,有利於肝細胞的修復,增強解毒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維生素C、E和K聯合使用治療肝炎,可改善症狀和促進肝功能好轉。因此,肝炎病人可選用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綠葉蔬菜、番茄、水果等。